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从调整产业结构、建设旅游强市的高度出发,坚持把旅游业发展摆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着力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旅游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全市拥有A级旅游景区7家、旅游星级饭店24家、旅行社35家、“农家乐”宾馆400余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近万人,旅游业对全市GDP贡献率达到7.1%,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三门峡委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和天津商学院,高起点、高规格修编了《三门峡市旅游业总体规划》,提出了“一核两线四区”的总体空间布局,即以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核心的黄河水利风景区和陕县温泉度假区旅游发展极核;以陇海铁路、郑西高速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为轴线的黄河文化生态旅游线和以209国道为干线的绿色休闲度假长廊;以函谷关、黄金之路游为核心的西部旅游区,以仰韶村文化遗址、仰韶大峡谷和熊耳山空相寺为核心的东部生态旅游度假区,以豫西大峡谷、双龙湾为核心的西南生态旅游度假区,以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井窑院为核心的南郊民俗休闲度假旅游区,为全市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门峡紧紧围绕“文化山水”旅游品牌和旅游精品建设,相继建成4A级旅游景区2家、3A级旅游景区3家,开发了白天鹅观赏、峡谷漂流、滑雪等参与性特色旅游项目,基本形成了以黄河为主线,以黄河文化为内涵,以“文化山水”为品牌的景区网络。此外,郑州公交集团等一批市外企业纷纷来三门峡进行旅游开发,全市引进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