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雄安新区创新投融资模式 或将吸引大量社会资本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民间融资行业发展态势及投资动向研究报告

  雄安新区首个投融资平台——中国雄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雄安建投”)近日注册成立。

  自4月1日党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以来,各项工作已紧锣密鼓进行,包括编制规划、开展地质调查、为先行启动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项目做开工准备等。

  雄安建投的成立,无疑是一大标志性事件。据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信息,雄安建投的主要职能包括筹措新区建设资金、开展土地一级开发、承担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承担新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参股新区各类园区和重大产业项目开发建设等。

  同时,雄安建投为河北省国有独资公司,初期注册资本100亿元人民币。雄安建投致力于构建新区投融资体系,将创新投融资模式,多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开展PPP项目合作。

  雄安首个投融资平台

  “新区建设,建投先行”的做法很常见。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成立投融资平台,是各个新区、城市发展中,采取的普遍做法。这样的建设投资集团,主要进行基础设施投融资工作,包括融资、一级土地开发整理,通水通电通气、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全厚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按雄安建投的职能定位来看,是一个包括了公益性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园区建设等综合性的开发平台。在园区、新区开发中,成立建设投资公司是常见的做法。

  如2008年成立的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注册资本金从1亿元逐渐增加到300亿元,下属多个子公司,业务涉及市政路桥、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区域开发、房地产开发、公共产业、环保产业,以及科技金融、物资贸易、酒店物业等诸多领域。

  参照以往经验,随着新区的发展,新区所属的投融资平台数量也会不断增加。如浦东新区包含上海浦东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

  吸引社会资本

  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孕育着巨量投资机会。

  新区规划预计在9月底提交中央审查,但一些方向已经确定。 据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此前对媒体介绍,新区建设的一大亮点,是要建设21世纪地下管廊式的基础设施,城市交通、城市水电煤气供应、灾害防护系统等都要放到地下去,包括到雄安的高铁铁路线、车站都放到地下去,市内交通也到地下去,把地面让给绿化、让给人的行走。

  此外,雄安新区还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陈耀表示,白洋淀的生态修复、生态补水工程,以及地下管廊建设,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比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按北京建设成本来算,一公里地铁投资额度在10亿元以上。雄安建投主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后续不少项目估计要用PPP模式来融资,调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雄安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比较大,光靠政府财政投入是不够的,民间有大量资本积累,且缺乏相应投资机会,未来应该更多应用PPP的模式,调动各路资金参与雄安建设。

  中央出台的PPP政策,已经在往雄安新区倾斜。6月份,财政部联合央行、证监会印发的《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宜的通知》中,就表示将重点支持符合包括雄安新区在内的国家战略的PPP项目开展资产证券化。

  创新投融资模式

  根据官方介绍,雄安建投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的原则,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投资、融资、开发、建设、经营”五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创新投融资机制,统筹推进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管理规范、决策科学、专业高效、持续发展的全国一流投融资平台。

  随着新预算法的出台,加之近期中央层面要求严控地方新增债务,曾经的政府债务举债主体——地方投融资平台面临更迫切的转型任务。

  赵全厚表示,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界限需要划清。雄安新区投融资平台举借的债务,应该会与政府债务严格区分开。实际操作中,雄安建投可以受新区管委会委托,进行资本运作,包括项目招投标、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可以向地方政府收取相关手续费。

  雄安建投初始的100亿元资本金,将撬动多大投资量?赵全厚表示,注册资本与实际运用资本没有绝对关系,因为资金可以滚动运作,比如保障房建好后,可以托管出去,剥离资产和负债,资金腾出来可用于下一个项目。

  PPP模式,相较传统银行贷款模式,杠杆率能进一步加大。如银行贷款按1:3的关系投放,100亿元资本金大致可撬动400亿元总投资额,为4倍杠杆。PPP项目中,比如一条投资额约100亿元的收费公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资成立SPV(特殊功能)公司,若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按照PPP项目中政府不控股的规定,若政府资本金占比约25%,即政府出资5亿元,加上社会资本出资的15亿元资本金,SPV公司20亿元资本金即可到位,SPV公司可以收费公路未来收益向银行贷款80亿元——即政府出资5亿元,可撬动100亿元投资,杠杆放大到20倍。

  创新投融资模式还有很多。赵全厚认为,随着金融市场 的发展,创新融资手段会不断出现。PPP模式是一种,此外,雄安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千年大计,那么一大片土地未来会升值,可以引入资产证券化。

  赵全厚进一步称,随着相关园区的发展,进驻园区的企业可以成立互助基金,补充园区建设资金。另外,白洋淀生态修复、清洁水的利用等,可以发行绿色债券,国家对此的政策比较宽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