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年市场行情不好,感觉比去年还难做。”这是记者调查期间听到最多的话。这种观点也在很多陶瓷企业得到了印证。“
今年以来,山东、河南、江西等产区因环保重压而导致的大面积停产,并没有缓解陕西产区因市场低迷而造成的销售压力。近日,记者对陕西千阳、富平、三原、韩城等产区陶瓷企业产销情况进行调查时了解到,今年进入淡季以来,多数陶瓷企业处于高库存的状态,且有一些陶瓷企业为缓解市场压力而停掉了部分生产线。
【12条生产线停产】
据本报2014年底建陶产能调查显示,陕西省拥有建陶生产线48条,日产能80万平方米。从2015年至今,除了韩城新建了3条生产线外,其他产区新建生产线寥寥无几,产区规模基本趋于稳定。
与其他产区一样,在近两年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竞争加剧的形势下,陕西陶瓷企业承受了巨大的销售压力,旺季不温不火,淡季则销量下滑。
“今年市场行情不好,感觉比去年还难做。”这是记者调查期间听到最多的话。这种观点也在很多陶瓷企业得到了印证。“满市场跑的都是业务员,行情的确比较差。”一陶瓷企业人员说。今年进入淡季以后,在多重压力和冲击下,陕西产区部分陶瓷企业销量萎缩,库存则不断攀升。
“现在的压力主要在库存。”富平县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巨大的库存和资金压力下,一些陶瓷企业选择关停部分生产线来缩减产量、缓解压力。
据多方了解、粗略统计,目前陕西千阳、富平、三原、韩城等产区停产的生产线有12条。其中,千阳县有3条生产线停产,富平县4条生产线停产,三原县4条生产线停产,韩城市1条生产线停产。据相关人员透露,去年以来,陕西隆达、新奇等陶瓷企业停产倒闭,近期新奇陶瓷经过重组后又有部分生产线恢复生产。
此次停产的生产线涉及抛釉、外墙砖、内墙砖、小地砖多个品类。其中,内墙砖、外墙砖停产较多,在销售上承受的压力比较大。一家陶瓷企业销售总监告诉记者“我们的釉面砖、仿古砖卖的还可以,但是外墙砖一直在拖后腿”。
【在夹击中求生存】
陕西省位居我国中部,横贯东西,兼跨南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然而在建陶产业发展上并没有占据有利的区位优势。
据了解,陕西陶瓷企业的销售区域性比较强,基本以西北市场为主,但近年来湖北、江西、河南、山西、四川、山东等产区陶瓷企业对西北市场不断的“入侵”和“蚕食”,特别是河南、山西、甘肃等陶瓷产区的崛起,对陕西陶瓷产业发展形成了夹击之势,给当地陶瓷企业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
“甘肃、山西产区规模相对较小,真正对陕西冲击比较大的还是河南、湖北、江西等产区。”一陶瓷企业营销总经理表示,“今年4、5月份,周边一些产区陶瓷企业做活动、打款降价,个别产区还对销量大的经销商进行授信,对陕西陶瓷企业销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他看来,运费下跌也是陕西企业受到冲击的主要原因。“以到湖北为例,从湖北到西安运费大概为120多元,而我们到西安的运费也要40元左右,运费差距只有几十元,一片砖大概只差1元,而我们每片砖的成本要比湖北高2至3元”,根本没有优势。
而导致成本偏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陕西原料不足。“相对于周边产区来说,原料不足是陕西产区的一个短板, 本来其他产区的原料就比我们便宜,再加上运费,我们的成本要高出不少。”该营销总经理表示。
陕西宽体窑并不多,单线产能也不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另外,交通物流制约、产品升级相对滞后等也是陕西陶瓷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升级产品拓展空间】
面对多重压力,陕西陶瓷企业加快了转型升级步伐。特别是通过更新设备和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市场竞争力。
彩美陶瓷吴敏娜告诉记者,近两年彩美陶瓷持续加大投入,采购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提升了产品质量,赢得了客户的肯定和认可。
同时,陕西陶瓷企业也紧跟行业发展脚步,多家企业转产目前市场热销的金刚釉产品。华达陶瓷是陕西较早推出金刚釉产品的厂家,华达陶瓷总经理张挺松表示,我们就是要通过持续创新,开发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通过加强厂商合作、实现厂商共赢。
科发陶瓷非常注重产品的转型升级,产品以质量稳定而著称。“近期我们的产销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无论是抛光砖还是全抛釉,市场认可度都比较高。”科发陶瓷营销总经理宋崇庆表示,“8月底,我们还要推出金刚釉产品”。
另外,更多的陶瓷企业将窑炉改成了宽体窑,增加了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合来看,陕西陶瓷企业虽然暂时面临一些困难,但仍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不但要推动产品升级,也将加快品质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提升陕西陶瓷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塑造陕西陶瓷品牌。”一陶瓷企业负责人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