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09年产能过剩3亿吨 华东水泥业血腥厮杀

 

如果区域内企业不进行价格协调或者协调不成功的话,这种血腥厮杀会持续下去,最后只能是“剩者为王”。

上周,“大胖子”台风“莫拉克”席卷我国台湾后正面登陆福建,之后北上侵袭浙江等地,最后“放了上海的鸽子”。不过,华东地区的水泥行业大佬们却如期而至。“目前江苏水泥市场可以用血腥的岁月形容,主要原因是以海螺、南方、金峰、盘固为主的大企业产能增长迅速,导致供需失衡。如果区域内企业不进行价格协调或者协调不成功,这种血腥厮杀会持续下去。”8月7日,兴业证券在上海召开的水泥行业投策会上,江苏盘固水泥集团副总经理徐宏斌语出惊人。

现状:产能过剩3亿吨

产能过剩才是目前水泥价格不振的症结所在。

数据水泥网给出的数据显示,2008年建成投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132条,新增水泥产能达2亿吨。其中,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70多条,新增水泥生产能力9000余万吨。水泥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到61.82%,较上年末提高9.25个百分点。这些新增生产能力在2009年会充分释放,对水泥市场形成供给压力。据统计,目前国内水泥总产能达到17亿吨,而市场需求大约在14亿吨,有3亿吨过剩产能。

此前,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公开表示,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不是一般意义的过剩,而是严重过剩。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对水泥行业投资和产能过剩问题进行调研摸底,水泥调研组结束了对江苏、浙江、上海、江西、福建等水泥产能和项目情况的实地调研。据悉,下一步地方会将情况上报给发改委,上报的范围包括全国31个省所有水泥厂项目。经过前期的调研和汇总,国家将对水泥产业投资和布局进行系统研究,将在产业拐点临近之前控制总量,限制水泥项目投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进行结构调整将成为今后政策着力点。

徐宏斌认为,国家的控制一般主要是控制民营企业,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基本上不会控制,最终结果可能导致产能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是因为控制产能会导致行业利润上升,进而影响水泥行业投资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控制产能对行业影响不大。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行业的发展会提升装备工艺的发展,基于这些考虑,国家不会对水泥行业产能控制过多。

公司调查:西边欢喜东边愁

记者从行业龙头企业获悉,产能过剩目前对大企业的影响很小。行业龙头企业反倒希望国家采取限产措施。

海螺水泥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目前行业产能过剩3亿吨,但有4亿吨的落后产能有待淘汰。产能过剩对海螺水泥不会有影响,即使限产,也是限制落后产能,目前海螺水泥的产能完全释放。限产会导致小企业和落后产能被淘汰,反而对大企业有利。

据记者了解,地处甘肃的祁连山目前产能也是完全释放,产品销售供不应求,价格也处于高位。在行业产能过程背景下,祁连山从来没有停止过做大做强的脚步,先是在永登、平凉新建了3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又并购重组武山水泥厂、兰州大通河水泥公司、甘谷浴佛水泥公司等企业。在成县、甘谷建设两条日产3000吨的生产线,在西宁和永登开工建设两条日产5000吨的生产线。目前,公司投资的青海日产2500吨项目已建成投产,永登、青海日产5000吨和漳县日产3000吨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成县、甘谷日产3000吨项目年底将建成投产。

祁连山的工作人员对此的解释是,你不扩建产能,别人也在建,还不如自己建新生产线淘汰落后产能,给自己争取主动权。限产应该是未来的事情,目前还没听说。

相对西部地区,长三角地区的水泥企业日子不是很好过。

上海建材水泥公司副总沈吉文表示,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水泥市场是联动的,总体而言,今年上半年需求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今年水泥价格则一路下跌,这主要是因为供应增加导致原有平衡被打破,并非是由于需求萎缩导致价格下跌。不过6月份以来由于受梅雨影响,需求还是出现一定的过剩,目前产能过剩达到20%~30%,所以竞争是比较激烈的。水泥行业是高负债、重资产的行业,该特点决定水泥行业退出不容易,而且也不能长期停窑,像我们公司如果停产一年,一年就要亏1亿多,因此,大家只要亏损幅度不会超过变动成本,就会进行生产,从而导致竞争日趋激烈。

浙江中利达水泥营销副总顾云峰认为,浙江产能过剩问题从2008年以来就已经出现,因此浙江每年各水泥企业都会探讨限产保价问题,但总体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外省水泥的输入如海螺水泥等,导致供需矛盾。今年8月份浙江省准备进行再次限产保价,目的是压缩产能。虽然产能过剩,但浙江水泥市场,特别是杭州周边区域市场,后市还是比较乐观的,主要是由于以杭州为中心的三线一枢纽工程已经开始启动,以杭州为中心带的水泥需求会不错。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浙江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部分企业(如海螺准备在温州新建200万吨的粉磨站,8月12日建德的5000T/D的熟料线就要动工了)还是准备在浙江新建生产线,导致了浙江市场目前不容乐观。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旧明显 2023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左右

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旧明显 2023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0%左右

当前,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明显,整个水泥行业呈现“需求趋弱、库高价低、效益下滑”的运行特征。尤其是2023年以来,水泥需求继续下降,竞争愈加激烈,水泥价格不断回落,行业效益大幅下滑。

2024年01月25日
2024年1月我国绿色建材又迎来新政策方案  未来两年行业营收有望超3000亿元

2024年1月我国绿色建材又迎来新政策方案 未来两年行业营收有望超3000亿元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绿色建材整体还处于发展初期,与海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程度还不高,在国内市场还没有被大众所熟知,但绿色建材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未来其市场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2024年01月13日
双碳目标下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各大水泥企业开始推进低碳水泥生产工艺

双碳目标下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迫在眉睫 各大水泥企业开始推进低碳水泥生产工艺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主要用于制作混凝土、砂浆、砖块等建筑材料,从产量来看,自2023年3月开始,我国水泥日均产量基本为下降趋势,到8月份开始回升,到2023年9月我国水泥日均产量为629.6吨,同比下降7.2%。

2023年10月24日
企业竞争处白热化状态 推进绿色建材下乡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又一新方向

企业竞争处白热化状态 推进绿色建材下乡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又一新方向

除此之外,此次第14届建材家居博览会的推进绿色建材下乡也将为行业发展指明新道路。传统建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存在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碳排放高等问题,而推动绿色建材下乡,不仅仅是促进国内家居建材行业市场的扩容,同时也是助力“双碳”目标达成,促进绿色消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2023年09月27日
21家家居企业选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 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21家家居企业选入国家绿色制造名单 绿色环保发展方向大有可为

2023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平台发布关于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的通知,其中有21家家居企业被国家选为认可的绿色制造企业,这也是近年来家居企业入选绿色制造名单最多的一次,同时这也意味着家居行业将正全面跨入绿色、低碳发展新阶段。

2023年04月21日
2023年1—2月份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进口金额同比增长54.8%

2023年1—2月份我国建材及非金属矿商品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进口金额同比增长54.8%

1—2月份,规模以上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7%。在重点监测的31种建材产品中,有8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23种产品产量同比下降,增长产品种类有所回升。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水泥产量2.0亿吨,同比下降0.6%,环比回升11.7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1.5亿重量箱,同比下降6.6%,环比下降0.2

2023年04月13日
家居赛道愈发拥挤 索菲亚还能占据龙头企业地位吗?

家居赛道愈发拥挤 索菲亚还能占据龙头企业地位吗?

对于谁是“衣柜一哥”,索菲亚(002572.SZ)和欧派家居(603833.SH)无疑均占据一席之地。当前,索菲亚为了走出多年的阴霾,开始有了“新动作”。根据3月15日,索菲亚发布的定增公告显示,拟募资5亿至6.1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2023年03月31日
各地区水泥价格涨幅放大 错峰生产仍是水泥行业改革核心举措

各地区水泥价格涨幅放大 错峰生产仍是水泥行业改革核心举措

2023年3月以来华东、华南、华中地区水泥价格上涨。受到下游市场需求拉动所致,各地加大了对重大工程建设的投资,地区水泥需求量持续上升,在此同时各企业出货量也逐步恢复,主要基地发货量在稳步提升

2023年03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