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庆中秋旅游数据:预计国内游人数超7亿

        2017年国庆、中秋假日将至,全国各地群众出游热情高涨。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数据,预计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7.1亿人次。同时,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假日旅游指南》,提示游客错峰出行。

        国内游人数将超7亿人次

        国庆、中秋佳节双节喜相逢,假期叠加构成长达8天的“超级假日”。据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居民出游意愿调查显示:居民第四季度出游意愿为82.6%,其中64.8%的人选择国庆、中秋假日到十月底期间出游。预计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7.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5900亿元。预计10月1日至10月7日期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0%和12.2%。

        同时,调查显示,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出游4至7日的受访者占总受访人数的48.9%,出游7至30日的受访者占总受访人数的17.6%。受金砖会议召开影响,赴厦门旅游深受青睐。根据携程网旅游预订数据显示:三亚、北京、昆明、兰州、厦门、乌鲁木齐、桂林、丽江、西安、上海等目的地受到欢迎,西北和西南地区热度不减。同时受大众旅游消费持续升级、国际形势相对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影响,出境游将迎来小高峰。调查显示,国庆、中秋假日期间选择出国游的受访者占总受访人数的16.4%,根据途牛网旅游预订数据显示:新马泰、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柬埔寨、越南等是最热门的出境短线目的地,出境长线方面,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埃及等最受关注,东欧游、非洲游线路成为出境旅游新亮点。

        而根据飞猪旅行预订数据和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旅游大数据中心采集游客评论情况显示:国庆、中秋出境游客中,23至34岁的消费者占比达到了50.9%,以自由行或者半自由行居多。国内游则以家庭出行为主,拥有大型主题公园的城市,以草原、生态等为主的秋游目的地最受游客欢迎。历史人文博物馆、海洋公园、动物园、主题乐园以及邮轮旅行等是家庭游客的首选。此外,10月4日恰逢中秋节,围绕“旅游+文化”、“旅游+民俗”、“旅游+美食”等打造的赏月、观潮、品海鲜等特色旅游产品深受大众喜爱,西部赏秋、秋季登高、京城古都、东北滑雪、海滨沙滩等具有各地特色的休闲体验活动最受欢迎。

        错峰出游更明智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面对假日旅游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旅游线路和可以预见的高峰客流,如何选择以做到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的最大化?国家旅游局建议游客可采取错峰出行的方式,趋冷避热赏美景。

        《假日旅游指南》中提示游客,多数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假日旅游接待人次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假日前两日或者最后两日安排一次短途旅游将使旅途拥堵有所缓解,如前往预计较热门的地区,可安排假日前提前一天出行。同时,临近假日,各地交通部门将发布路网提示,预测、监测公路拥堵情况,广大自驾游客可予以关注,科学选择行车路线。长途出行,假日前几天前往较大城市、后几天前往中小城市的铁路、民航线路相对宽松,可避开客运高峰。此外,一些新兴的旅游线路和目的地未受到较多关注,部分热门的旅游线路和目的地进入相对淡季,在假日期间选择前往将大大提升旅游的品质,丰富旅行的内涵。为方便广大游客,部分省(市、区)旅游主管部门根据历年同期假日旅游情况,整理了一份非热门旅游线路和目的地关键词,以供参考。



        另据国家旅游局介绍,假日集中出行,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增大,必须随时防范潜在的风险,比如注意目的地天气变化,不盲目参加高风险旅游项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等。而且游客要竖立权利意识,合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注意选择正规的旅行商,签订各地旅游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的规范格式旅游合同,谨记对于购物和另行付费活动的安排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拒绝强制消费、捆绑消费。而遇到需要投诉,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救援时,都可以电话拨打12301求助。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