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美团又杠上支付宝了?本地生活领域信用支付硝烟再起

        美团又杠上支付宝了?根据报道消息,近日,有不少美团用户在社交网络上反馈称,在使用美团支付时发现,美团月付和银行卡支付占据优先位置,其次微信支付,而支付宝支付未在支付选择列表上。随后微博认证为“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美团金融服务平台旗下美团月付官微疑似隔空喊话称,“‘其实这文章的主体换成饿了么APP和微信支付也同样合适呢’。同时美团还贴出一张饿了么的支付页面截图,显示只有两种支付方式:花呗、支付宝。

饿了么、美团支付页面截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据了解,一直以来,支付宝支付在美团付款页面都处于折叠状态,用户只有点开折叠才能使用支付宝支付。而这次用户点开折叠页也无法看见支付宝支付的选项了。但也有网友表示,可能手机系统因素,目前点开折叠后还可以使用支付宝支付。

苹果系统美团支付页面截图

资料来源:互联网

        事实上之前美团已经这样搞过两次了,2016年、2018年分别有过两次用户反映美团点餐曾短暂无法使用支付宝支付,但微信支付始终处于友好位置。而比较有趣的是,目前,阿里还持有美团1.48%的股份。对此有网友调侃说,“这一次,美团和阿里那1%的'爱情'彻底分手了”。

        对此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美团“取缔”支付宝支付主要在于给此前上线的美团月付拉新,从而也印证了其拓展消费信用市场的野心。美团月付是美团金服旗下信用支付产品,于2020年5月29日,在美团APP,其信用支付产品美团月付已正式上线。据调查发现,开通该业务后,在美团系APP上,进行美团外卖、买菜,摩拜骑车、住酒店、旅游出行等消费时,都可以先“赊账”,用美团月付授予的信用额度完成支付,下月8日再统一还款。

        据了解,目前美团已成为继腾讯、阿里后的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而数据显示,在2020年一季度,支付宝在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中位居第一,其市场份额达到了48.44%;其次为腾讯(微信支付)、银联、快钱支付,依次占有33.59%、7.19%、6.1%的份额。由此可见,当前美团月付还是起步阶段,而用户在美团消费时,如果只能选择美团月付,将给后者带来巨量的新用户。

2020年一季度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格局分析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O2O是出行、小店零售之外另一个高频消费场景,一直以来都是阿里巴巴和支付宝力图切入的市场。但由于切入难,市场开拓较为困难。而如果用户在美团内的使用黏性足够,而美团月付的开通和体验又流畅的话,在短时间内,美团月付或将会迎来爆量。这样一来,支付宝也许是触不及防,腹部受敌。

        同时受益于广阔的C端用户人群,进入2020年以来,本地生活支付领域硝烟不断,前有支付宝改版强化本地生活服务属性,后美团版“花呗”搅动移动支付市场,现有美团“杠上”阿里 取消支付宝支付接口,都充满了火药味。

        例如今年3月,在2020支付宝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CEO胡晓明宣布,支付宝App将进行改版升级,首页新增外卖到家、果蔬商超医药等便民生活版块。随后在5月,支付宝宣布再次改版,并将带来三大升级:“出行”将首次出现在支付宝首页顶栏位置;“应用中心”将为更多小程序提供曝光位置;“市民中心”则成为各类民生服务统一入口。

        5月29日,美团信用支付产品美团月付正式上线。据了解,开通该服务后 ,用户在美团系App消费时均可先用美团月付授予的信用额度完成支付,下月8日再统一还款,最长免息期38天。这意味着,日常生活中点外卖、买菜,甚至骑车、住酒店都可以先“赊账”,再付款。而伴随着美团月付的上线,美团的金融板块也已崭露头角,未来或将成为美团多个业务布局中极具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

        此外进入2020年以来,包括360金融、微信支付、百度银行等也纷纷加码信用支付,同时深度切入到出行、手机充值以及生活缴费等生活场景中,一场信用支付的战争在生活服务领域来临。

        目前我国信用支付领域已有如蚂蚁的花呗、借呗,京东数科的白条、金条,去哪儿网的拿去花、借去花,苏宁金融的任性付、任性贷,以及当前美团的月付、生活费借钱组合。总体基本形成了美团月付、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微信分付四足鼎立的态势。

        而上述推出“花借组合”产品的公司,多是电商、O2O平台,其消费金融业务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强黏性消费场景、高消费支付跳接的高强度联系。以蚂蚁花呗、借呗为例,有阿里系的天猫、淘宝、饿了么、盒马等等高频消费平台做依靠,且笔均消费金融相对较高,能优选支付宝作为交易结算方式。

        对此,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美团月付要“单挑”支付宝并不那么容易,主要因为美团月付在用户消费行为里最大的特点是小额高频,所以必然也将同样面临单场景账单不够厚、用户很难有分期需求的问题。(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