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垃圾,称为危险废弃物垃圾,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危险特性,不对其进行妥善处理将造成重大危害性。按来源划分主要有工业危废、医疗废物与日常生活过程所产生的废物,目前,我国危废垃圾的主要来源为工业,占比高达74%。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危险废物的排放也日益增多。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危废垃圾产生量在8400万吨左右,2019年预计为9408万吨,2020年我国受到春节期间爆发疫情影响,全国医疗废物产出量增幅将超过20%,在受到医废产出量增长推动下,预计到2020年我国危废垃圾产生量将突破10000万吨。

随着我国危废产量的逐年增加,我国危废处置能力缺口也将进一步显现,目前我国危废行业整体呈现出危废处置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不考虑统计口径失真的情况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危废产量统计值高达6937万吨,但同期无害化处置量占比仅达36%;2017年我国危废持证单位实际经营规模为2252万吨,占比仅达34.15%;2018年我国危废持证单位的实际产能利用率仅达26.41%。
而又因危废处置行业准入壁垒高,新的市场参与者无法在短期内通过大量资金投入的方式对原有的市场格局形成较为明显的冲击。
壁垒 |
内容 |
资质壁垒 |
取得危废资质需经过严格复杂的审批程序,从选址、可研、环评到开工建设一般需要3年,经环保部门环保验收合格后,环保部门根据处理能力颁发危废处理资质,获取资质需要3-5年,甚至7-8年。全资质运营商可提供快捷一站式服务,具备竞争优势。 |
技术璧垒 |
危废处理需要应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综合学科技术,特别是在处理技术的应用和有效性方面,需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 |
经验璧垒 |
危废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危险特性,如风险控制经验不足,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
信任璧垒 |
无论是政府还是相关合作企业,均会选择有过往可追溯经验的工业危废处理企业进行合作,行业的高要求导致新进入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外界的信任。 |
目前我国危废行业持牌规模低,供需种类错配严重。数据显示,我国危废处置企业经许可处置的危废种类都小于10种,88%的企业处理种类小于5种,而能处理25种以上危废品类的企业仅占1%。
危废市场总体还呈现散、小、弱、集中度低等特点,CR8仅达28%,市场格局非常分散。目前我国99%的工业危废处理企业为民营企业,平均处理规模仅为3万吨,处置能力3万吨以下的企业占比高达73%。

随着排放标准趋于严格化,危废处置技术门槛将进一步提高,未来我国危废处置能力缺口还将进一步扩大。而现有危废处置企业处置能力还有待提升,随着我国众多企业入局危废市场,或能起到一定的影响。但现有企业能否吞下当前社会体量还要取决于未来危废行业的发展。(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危废垃圾行业前景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