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拉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健”等多个方面的消费,推动着全国服务业走向复苏。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商贸服务、餐饮、旅游等领域的增长明显,正在加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状态。其中,一些省市的餐饮业已经回到正常时期的90%以上,旅游业恢复到正常时期的80%以上。一些消费需求在经过了疫情的抑制后在五一期间迎来小爆发。
类别 |
内容 |
旅游业 |
一来疫情加速智慧景区的建设,预约旅游、限流成为标配;二来深度体验式旅游大行其道;第三,疫情也推动着全域旅游项目的建设。热门景区限流,很多游客分流到新景区、新线路,新景区尤其是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客观上增强了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后劲。 |
餐饮业 |
在疫情影响下,餐馆更加注重卫生,管住原料,管严人员,明厨亮灶,分餐制得到推广;更加注重服务,尽管服务流程比以往更繁琐了些,但疫情防控始终不松懈;更加注重业态,线上线下结合是基本,恢复深夜食堂、推广分时段就餐、零售+餐饮多管齐下是常见动作。 |
会展业 |
五一”节期间,“2020湖南车展”如期举行。展会现场,主办者推出了红外测温、人脸识别、实名制入场、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防控手段。观展市民尽管需出示健康码、身份证,完成体温检测、票证检查、安全检查等一系列程序方可入馆,但并未影响参展热情。近年来,长沙会展千亿产业已成。“2020湖南车展”作为长沙克服疫情影响、按下会展产业重启键的第一展、全国汽车行业第一个恢复的大型室内展会,它的成功举办是疫情防控常态下创新展会模式和形式的有益探索。 |
五一假期已经过去,服务业的回暖势头不断加快。近期,为进一步推进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各地方政府近期密集出台政策,服务业的高质量增长成为各地未来对服务业支持政策的重点。
首要任务 |
重点发展 |
计划目标 |
将提高供给质量作为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
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 |
计划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3%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达到45%左右。 |
除此之外,北京、上海、山东、等地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大新兴服务业发展力度,加快推进“放管服”、“互联网+”等改革,为新兴服务业创业就业提供便利。
业内人士分析,服务业发展对减缓经济下行压力,吸纳就业,以及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动能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消费升级、技术进步、新型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的服务需求与服务创新将不断涌现。
因此,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业提质增效、倍增发展为目标,谋划做大做强服务业,着力构建现代服务经济体系也成为发展的必然方向。(shz)
以上数据资料参考《2020年中国生活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各类行业分析报告查找请登录chinabaogao.com或gyii.cn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