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国务院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等6省(自治区)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方阵。意味着中国自贸区再度扩容,目前已有18个自贸区,堪称自贸区“18罗汉”,形成了“东西相向,南北互补”的新格局,有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值得一提的是,沿海省份已全部是自贸区,实现中国沿海省份自贸区的全覆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自由贸易区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前景评估预测》
设定时间 |
批次 |
省份 |
2013年 |
第一批(1个) |
上海自贸区 |
2014年 |
第二批(3个) |
广东、福建、天津自贸区 |
2016年 |
第三批(7个) |
辽宁、河南、浙江、湖北、重庆、四川、陕西 |
2018年 |
—— |
海南自贸区 |
2019年 |
——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 |
第四批(6个) |
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 |
目前的全球经济化进程有两大趋势,一是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多边贸易自由化,二是两国之间或一国与区域内多国自家通过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现在的进口和出口之和超过了GDP的50%,中国经济的外向性显著增强,正在迅速融入世界经济之中。由于贸易增长对于中国经济越来越重要,贸易政策也就越来越成为中国整日经济政策的一个关键部分,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
1政府职能—事中事后管理
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事中事后”的管理模式,从“重审批、轻监管”转为“宽准入、严监管”是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模式的重大举措,促进企业诚信自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2投资便利化
负面清单模式。2018年负面清单即将发布,其由原来63条缩减至48条,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大幅度开放、制造业基本放开和放宽农业和能源资源领域准入。而这种“开放倒逼改革”的方式,有利于与國际市场经济模式接轨,同时也易于在区内开展国际贸易。
“一企一证”制度。“一企一证”是第四批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中的一项重要的投资便利化措施,同时也是深化“放管服”的体现,由“一企多证”制度演变而来,简化企业申请流程、提高了政府的监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目前正推向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3贸易便利化
“单一窗口3.0”。“单一窗口1.0”开始实行,到目前“单一窗口3.0”,从早期两个板块发展到目前包含监管和服务货物进出口、运输工具、资质与许可、支付结算、快件与物品、人员旅客、政务公开、信息共享、自贸专区九大功能板块的先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而,在通关过程中,减环节、降成本、提效率,从而优化我国的营商环境。
“证照分离”政策。如今已全面推广至各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让企业“办证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该登记制度下,商事主体设立更便利,能够更好地区分行政登记与行政许可,从而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综述,自由贸易区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参与者之间的贸易障碍,深化参与者之间的经济和政治联系,可以成为促进世界贸易组织多回合谈判成功的一个途径。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C)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