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跨期的最优配置决策的行为。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37.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90%。2013-2018年,住户消费性贷款由12.97万亿元增长至37.79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4%。住户个人消费贷款则代表着消费金融的潜在市场规模上限,个人消费贷款的快速增长,也昭示着消费金融增长的巨大潜力。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未来规划分析》
根据国家商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不含房贷)规模为8.45万亿元,市场渗透率为22.36%,预计到2020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元,届时渗透率将达25.05%。从渗透率判断,我国消费金融仍处于发展初期,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虽然我国金融科技处于发展初期,但是我国尚未成熟的金融市场给予了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土壤。截止至2017年我国金融科技企业的营收总规模达到6541亿元左右,同比增速55.2%。目前金融科技服务于金融机构,更偏向实际金融业务的后端,并不是金融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一环,因此短时间内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很难迎来爆发式增长,或将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稳定增长。根据测算,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营收规模将达19704.9亿元。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金融业务不断融合,科技对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断强化,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数据价值持续不断的体现并释放出来,金融业务环节的应用场景更加丰富,金融解决方案创新推陈出新。开发银行、无人银行、资产证券化、数字票据、不良资产处置等方面业务在科技的赋能下由概念逐步变为现实,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由概念阶段到实际应用,金融作为最先拥抱技术的领域,也会摩擦出新的火花。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