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国召开2019年两会会议,在会议上,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目前已基本弄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与此同时李干杰部长登上“部长通道”的同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发布了专家解读,这份研究报告首次对重污染天气成因进行了精细化、定量化的剖析。印证了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领域”的正确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近年以来,我国出台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以及防治工作,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39.6%、34.3%、27.7%。但是,要打赢这场战役,仍然任重道远,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的仅占29%。





2018年,我国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启动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还出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钢铁行业即将迎来新一轮超低排放改造,脱硫脱硝行业有望受益。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地,叠加各地制定的打赢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计划方案,切实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这也为机动车污染防治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