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国家间合作的不断加深,会展行业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也由此成为城市名片、城市经济助推器的代名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越快,对彼此的物质、文化交流需求也越高,因此会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加重要。
现今,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整体实力最强,规模最大,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截至2012年11月,欧洲共有496个至少5,000平方米的室内展馆,总面积约15.6百万平方米,占世界展馆总面积的48%1,大多数行业顶级和世界大型展会在欧洲举办,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际参展商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服务质量等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展览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伴随着亚太、中东非、中南美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的提速,国际会展产业出现了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欧美国家在保持行业主导地位的同时,市场增速放缓,而亚太、中东非地区因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准的提升,其会展行业市场正以较高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步入“新常态”的中国更加渴望有更多、更大的平台进行自我展示,一系列国际会展的成功举办也为会展行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展览市场将越来越令世界展览业瞩目。过去几年里,米兰、汉诺威等国际展览业巨头纷纷在中国移植或者举办新的展览会,成绩斐然。可以预见,中国经济的进一步转型将为国际市场带来更加巨大的机会,国际市场和中国市场的双向需求将带动世界展览业加速“东移”。与此同时,为了展现中国制造,国家也将充分利用出国展览平台,将中国企业的形象输出到国外,国内的出国展览行业也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综合与细分是设定展会内容的两种思路。从展览业的发展看,展会的内容从综合到细分,是展览业发育成熟并迈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欧美展览大国已经开始细分行业之后的“再细分”,展览内容极具专业性,使采购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的产品。在我国,由于追求展览经济的规模效应和“大而全”的展示效果,偏综合性的展会仍大量存在。近几年,许多综合性展会开始将内容细分成专业性主体展览会或主题馆。虽然与欧美相比这种划分仍显粗放,却已体现出中国展览业专业化进程的加速。随着政府介入的逐步减少,中国展会将在市场的要求下对内容进行更合理、更专业的细分,许多大型展览会有可能分为规模更小、专业性更强的展览会,与国际展览业的发展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