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公布2018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的通告今天早上正式发布,这标志着2018年国家杰青正式出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作为和长江学者一样备受关注的高端人才,每年的杰青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据统计,本年度共有200位申请人入选建议资助名单。这些科学家来自112家科研单位,包括各大名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从学历来看,今年的200名新科杰青建议资助候选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
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绝大多数拥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其中教授113位,研究员81位,副教授和副研究员各有1位,主任医师4位。
从性别来看,男性获得者占绝对优势,高达177名,而女性则只有23名。
从国别上看,200人中199人来自中国(含1人来自中国香港地区),1人来自美国。从入选者所在单位来看,清华大学入选人数最多,达到18人。北京大学入选16人,紧随其后,清华和北大两所学校入选杰青占比超过了17%,远远多于其他高校。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入选7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各入选5人。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各有4人入选。
根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公布后,如有违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或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在15日内(8月3日――8月17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出书面异议。
据了解,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主要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1994年,正式命名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4年首批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
据统计,2013-2017年的五年间,共诞生了992位国家杰青,他们大多都发展成为了推进我国科研事业发展的攻坚力量,促进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成果的涌现。而今年新选出的200位青年学者,将为我国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库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24年的发展,一大批国家杰青获得者当选为两院院士,同时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几乎成为每一个中青年学者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一个科研院校所必争的人才项目。国家杰青一年的名额仅为200,每年的资助率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总体来看,相比前几年,今年的国家杰青获得者更多地集中在各大名校和中国科学院,不少985、211高校以及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甚至一个也没有。此外,和往年一样,今年的杰青在东部地区科研单位集中,很多中西部省份一个也没有。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