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网贷行业监管与要闻 多数平台开始进入了生存攻坚战

        监管动态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P2P网贷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互金协会:提示防范变相“现金贷”业务风险 

        去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整治办函〔2017〕141 号)、《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0号)等文件,明确了规范“现金贷”等网络借贷行为的管理要求,加强对“现金贷” 业务的监管并逐步化解其形成的风险,维护了社会金融秩序的稳定。但根据近期监测发现,现仍有部分机构或平台“换穿马甲”,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继续发放贷款,有的还在贷款过程中通过强行搭售会员服务和商品方式变相抬高利率。特别恶劣的是,发现有少数平台故意致使借款人形成逾期以收取高额逾期费用,严重地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为此,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郑重提醒各会员单位以及提供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的相关机构应恪守行业自律要求,坚持合规发展、审慎经营,广大消费者则应保持警惕,审慎选择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或平台,理性办理借贷。

        银保监会消费提示:短期健康险连续投保不等同保证续保 

         银保监会近日对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的短期健康险产品提出三点提示:一、明确“连续投保”不等同保证续保。二、短期健康保险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三、确认保障期限,谨防宣传误导。按照有关规定,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应当遵循最大诚信原则,向投保人阐明产品属性,严禁以“保证续保”概念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宣传。

  2017年,央行等国家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强调:“各省领导小组要切实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统一组织本地区清理整顿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治期间辖内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数量及业务规模双降。”

  同年12月,整治办发布《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6月底之前完成辖内网贷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如今大限之日已过,备案已实质延期,近期,央行官员透露将出台全国统一的备案标准。与此同时,各地还是按照原来的整改要求进行监督把控,力度未减、整改未停。

  在这些背景下,网贷业也逐渐呈现可喜变化。深圳市钱诚互联网金融研究院(第一网贷)刚刚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全国P2P网贷截止2018年6月末,贷款余额1.53万亿,环比下降0.38%;基本正常机构数量2163家,环比下降0.64%。

  2016到2018上半年为止,网贷平台爆雷事实上一直处在一个持续高发期。据网贷之家数据,最近三年,全国停业及问题平台总数分别为1709家、640家、220家(数据截至2018年5月15日),其中停业及转型的平台占比分别为67.35%、66.41%、69.09%。

  2018年上半年,网贷行业月平均收益出现震荡升降,6月平均综合收益为9.62,接近上半年最低点9.58,与2月持平。6月网贷行业平均借款期限为12.34个月,延续近半年拉升趋势,创行业历史新高。成交量方面,6月P2P网贷行业的成交量为1757.23亿元,同比下降28.42%,2018年上半年成交总量明显低于2017年下半年成交总量。同时,6月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持续走低,相比2017年12月的1931家,2018年6月仅1842家,减少89家。

  2017年被行业人评价定义为“最严监管年”,而2018年或许要在最字上再加上一个“最”,网贷行业多数平台开始进入了生存攻坚战,同时在合规之上寻求平台别样发展之路。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中国网贷平台2018年上半年的合规生存万象图鉴。

  在2018年如何选择出靠谱的P2P理财平台?

  一、平台的团体实力

  先看所选择的P2P投资平台实力如何?再看公司的团队、董事、股东的实力,还要看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审核(银行存管),如果查无此人或者与平台介绍不符合需要警惕。

  二、平台的管理规模

  投资者可从平台的风控管理部门人员规模及团队主要领导人的金融工作背景,还有从公布的坏账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三、选择信息采集能力优秀的理财平台

  投资者可关注平台对借款人信用信息的采集能力,好的P2P公司在借款人信用信息采集及验证方面的工作越深入、投入越大,投资者安全性就越有保障。

  四、了解平台的坏账情况

  经营良好的P2P平台一般把坏账控制在2%以下,所以通过坏账率等信息可了解平台是否规范,越规范的P2P平台,其风险管控的能力越强,平台越可信。

  五、看平台是否合规,信息是否透明

  对于P2P理财平台来说,管理是否正规,资金信息是否透明是很重要的,毕竟如果我们作为投资者把资金投放到平台却不了解资金去向的话,那对于投资者的资金是没有什么保障的。因此我们在选择平台的时候,可以选择像融资易这种能在官网查看平台资金流动信息、并且管理制度又齐全的平台,这样对于投资者才能做到安心投资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1-8月沪苏浙皖四省进出口总值超10万亿元 其中苏浙皖外贸平均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

2024年1-8月沪苏浙皖四省进出口总值超10万亿元 其中苏浙皖外贸平均增速超全国平均水平

近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陆续公布前8个月外贸规模数据。沪苏浙皖分别实现进出口总值2.81万亿元、3.65万亿元、3.49万亿元和5529.6亿元,合计达10.5万亿元。其中,苏浙皖三省外贸平均增速达7.8%,超全国平均水平。

2024年09月20日
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达45.6% 扩容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达45.6% 扩容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

首先,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大关,消费升级进程一般会显著加快,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2万美元。

2024年08月12日
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9.0% 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

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9.0% 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

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比为84.62%;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6%,占比为15.38%。

2024年08月01日
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 我国碳市场建设逐步提速

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 我国碳市场建设逐步提速

2024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周年。根据据生态环境部消息显示,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总体运行平稳,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2024年07月19日
2023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3.97万亿元 其中直接租赁业务投放同比增长63.39%

2023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3.97万亿元 其中直接租赁业务投放同比增长63.39%

报告显示,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面向中小微企业新增投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6.07%;截至2023年末,中小微企业租赁资产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9.33%。

2024年07月12日
2024年1-5月服务贸易逆差5828.4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

2024年1-5月服务贸易逆差5828.4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

2024年7月4日,根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今年1至5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0219.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

2024年07月09日
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8.5% 其中保险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5.8%

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8.5% 其中保险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5.8%

2024年6月20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29.58万亿元,同比增长8.1%;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2024年06月24日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9.6%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9.6%

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10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过去5年,作为外贸发展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进一步凸显。展望未来,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更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2024年06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