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要因地制宜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库存量较大的地方,可以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该负责人强调,各地要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原则,切实评估论证财政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不层层下指标、不盲目举债铺摊子。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数字货币产业市场现状规划调查与投资战略评估研究报告》
根据报道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要在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进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范围和标准,应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棚改安置政策,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继续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据介绍,2008年至2017年,全国棚改累计开工3896万套,帮助约1亿人“出棚进楼”。其中,2013年到2017年,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2645万套,全国棚改完成投资约6万亿元,6000多万居民“出棚进楼”。而到2018年6月,我国棚户区改造已开工363万套,占目标任务的62.5%。
虽然近年来各地对棚户区范围和标准的执行总体上是好的,但一些地方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将棚改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一般建制镇,有的将道路拓展、历史街区保护、文物修缮等带来的房屋拆迁改造项目纳入棚改范围,也有的把房龄不长、结构比较安全的居民楼纳入棚改范围。
此外住建部还表示,在此前2017年8月,住建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申报2018年棚户区改造计划任务的通知》明确,商品住宅消化周期在15个月以下的市县,应控制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更多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11月,住建部会同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棚户区改造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对商品住房库存不足、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地方,仍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2018年新开工棚改项目,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棚改专项贷款不予支持。对此,根据相关人士分析,目前整体市场对棚改政策非常敏感,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严重依赖棚改的货币化安置。在事实上,货币化安置造成了大量的购房需求,而部分城市的库存不足,这些需求放大了购房紧张情绪。 预计下一步住建部将对棚改的政策有可能加强监管,尤其是棚改的成本控制。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