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11日,共有33家上市券商公布了6月财务数据。数据显示,把刚上市的南京证券算除在外,3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06.28亿元,实现净利润336.96亿元。从与去年可比的27家上市券商看,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0.3%,净利润同比下滑19.8%。
A股跌跌不休,二级市场成交低迷,导致券商经纪业务不景气,自营业绩不理想。再加上资管业务全面受限,投行业务战线收缩,无疑,证券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寒冬。
而在这场寒冬之下,行业生态格局也开始发生变化,业务从业人员也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例如,曾经头顶金领光环的投行保代如今也开始被去产能了。券商始于上半年的降薪裁员动作正在向全行业蔓延。
投行去产能的背景就是无项目可做。根据统计,在98家从事IPO保荐业务的券商中只有44家参与上半年的IPO盛宴中,参与数量不足一半。而在44家参与的券商中,只有31家有所收获,剩余13家均无项目过会。这意味着,在上半年近1/3的券商颗粒无收。
根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共有118家拟IPO企业上会,其中主板67家,创业板33家,中小板18家。但只有58家企业顺利过会,44家企业未通过,取消审核10家,暂缓表决6家。整体过会率49.15%,而去年同期IPO首发过会率是84.53%。
在通过率方面,主板和中小板接近。其中主板67家,通过37家,未通过25家,6家取消审核,4家暂缓表决。上半年主板的通过率为55.22%;中小板方面,仅有18家企业上会,10家顺利通过,6家未通过,过会率为55.56%。
在IPO发行这场开始变得稀少的盛宴中,上半年仅有44家券商抢食,但最终只有31家券商有所收获,剩余的13家券商IPO过会率为0。这意味着,在从事投行业务中的98家券商中,只有31家有收获,剩余2/3券商颗粒无收。
而伴随IPO项目减少的是下滑的承销保荐收入。今年上半年,券商实现的承销保荐收入是33.4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46.28%。去年同期券商IPO实现的承销保荐收入是82.43亿元。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