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预测

  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在于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全面振兴。实践证明,旅游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能够让农村更美丽、让农业更兴旺、让农民更富裕、让城乡居民生活更幸福;新时代,乡村旅游担当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的使命。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的这一总体要求,必须选择具有持续增长力、综合带动力和城乡协同力的产业作为引领产业、主体产业和支撑产业。显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笔者认为,助力乡村振兴,旅游业要围绕四个全面聚焦发力:

  一是增强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功能,助力农业全面升级。旅游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特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尤为鲜明。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三农资源充分整合和合理利用,让资源成为产品,让产品走向市场,让市场创造效益。深化旅游+”在乡村旅游中的实践和创新,创造旅游新业态,将有力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新的产业优势。注重乡村旅游的内涵发展,提升文化内涵、科技内涵、产业内涵,不仅将推进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还将促进农业全面升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局,各级政府要强化发展乡村旅游的政策导向,让优先发展农村农业的政策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优先得到落实;要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渗透发展,培育更多的乡村旅游产业主体,激发和增强产业主体的活力;要深化乡村旅游创新,通过创新乡村旅游业态,创造乡村旅游精品,提高乡村旅游品质,提增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带动和助力农业的全面升级。

  二是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引领功能,助力农村全面进步。乡村美,首先在于文化美。乡村旅游能够担当起传承、保护和振兴乡村文化的重要使命。发展乡村旅游要更加注重讲好乡村故事,弘扬乡村文化,传承乡村民俗,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丰富的旅游产品和业态,让人们体验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在主客共享的旅游生活中发扬光大,以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乡村进步,首先是文明进步。许多地区的发展实践,让我们看到旅游在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倡导文明生活方式、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等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如以厕所革命驱动乡村旅游服务供给的变革,补齐影响乡村文明和群众生活质量的短板;以产业升级推进乡村生产方式的变革,让农耕文明在乡村旅游中创造新的价值;以文化交流促进乡村生活方式的变革,在城乡一体化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只要我们注重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推进乡村旅游的优质发展,旅游业必将在助力农村全面进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发挥乡村旅游的富民惠民功能,助力农民全面发展。关注三农问题,根本宗旨在于一切为了人民。乡村旅游在助力农民全面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日益显现。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度假,直接拉动乡村旅游综合消费,促进集体经济壮大,农民收入增加。乡村旅游发展开辟了农民就业创业新天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华丽转身,成为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服务者,同时成为旅游发展成果的获得者、享受者。乡村旅游的精准扶贫,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民脱贫,走向奔小康的幸福之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仅有了体面的职业,还树立了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在与城市居民和游客的互动交流和共建共享中,农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生活理念愈加进步,生活质量日益提升。

  四是提升乡村旅游的综合发展功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旅游业要有持续增长力、综合带动力和城乡协同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发力:

  在生态生产生活的综合发展上发力。促进乡村生态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供给体系质量;优化乡村旅游的产业结构,发展乡村休闲度假,完善乡村旅游生活要素,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业态,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和拉动乡村旅游的综合消费,创造主客共享的美好乡村生活。

  在促进乡村治理上发力。注重以旅游发展促进文明乡风、文明程度的提升,更要注重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生产方式的重组、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社区参与程度的提高,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社会关系的重构。

  在促进乡村区域协调发展上发力。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在发达地区着力推进乡村旅游的产业升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提高;在贫困地区着力深化旅游精准扶贫,让旅游扶贫进村入户,在脱贫致富上落实见效;在更多县域和镇村注重一地一策,扬优势,补短板,走特色发展之路,以特色发展、集聚发展、优质发展、优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新闻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TC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