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股市IPO融资压力骤然增加 放缓高速发行节奏迫在眉睫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股票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最近一段时期,在一周一批次IPO发行节奏的基础上,大市值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的加快发行上市,却瞬间加大了股市的募资压力,而原来一个月募资不足百亿的规模,却一下子增加到一个月募资数百亿的水平,而股市IPO融资压力也骤然增加。

      据资料显示,近期郑州银行以及长沙银行先后在短期内获得了首发过会的机会,而这也是银行IPO提速的真实写照。除此以外,还有15家的银行处于IPO排队的进程之中,而对于部分银行已经步入预先披露更新的状态,距离首发上会也越来越近了。

        此外,作为近期市场关注度很高的独角兽企业,同样加快了IPO发行的速度。其中,药明康德与宁德时代压缩了募资规模,但上市后潜在的市值规模与估值水平依旧高居不下。至于工业富联,虽然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且采取了不同期限的锁定股份形式,但工业富联的最终募资规模仍然达到271亿元左右,而这一募资规模也基本上等同于以往A股市场一个月乃至数月的募资规模。

      引导大市值企业上市,加大股市募资规模,这本来应该在股市投资活力较强、股市投资信心较高的背景下进行。然而,从近年来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使股市身处熊市行情的大环境下,IPO融资以及大规模募资的现象却并未因此降温,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对于本已疲软的A股市场而言,还是构成较为直接的冲击影响。

      或许,与以往不同的是,对于现阶段的A股市场,是采取了IPO新规形式,核心在于取消了预缴款申购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新股发行对股市存量资金的分流冲击压力。与此同时,还有再融资新政以及减持新规升级版的配合,意在减缓新股批量发行以及后续减持潮的冲击压力。然而,看似配套完善的措施,实际上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其中,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在再融资新政影响下,除了参与定增外,还可以通过配股、发行可转债等方式满足再融资的需求。至于减持新规升级版的约束,则仍然会存在组合式减持、花式减持等现象,更有甚者,甚至利用股价急跌触及强制平仓来变相完成减持套现的目的。总而言之,对于上市公司大股东而言,总有市场想不到的变相减持方式。至于减持新规本身,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减持潮的冲击影响,只是把风险不断后移,降低集中减持、风险集中释放的压力。

      “中小企业多,融资渠道少”,这是国内市场长期存在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股市直接融资的崛起,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甚至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也是近年来股市支持实体发展的积极一面。但,融资功能并非股市的唯一功能,若没有了投资者以及各方资金的参与,那么股市融资功能也会骤然降低,乃至丧失掉股市的融资能力。

      多年来,中国股市似乎难以摆脱一个魔咒,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表现。具体而言,即当市场深陷低迷,乃至处于非理性下跌之际,国内IPO被迫降速乃至停发。然而,当市场重新激活,乃至逐渐走出低迷状态势时,IPO却再度重启,而后在市场投资活力得到进一步激活时,股市IPO的发行节奏却骤然提速,甚至达到了一个市场很难承受的状态。然而,最终的结果,还是市场存量资金以及新增资金难以抵御庞大的股市融资压力,市场艰难积聚的投资信心却又一次遭到打压,而这些年来股市表现与IPO融资力度的大小及融资节奏的快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性。

      如今,A股市场已经走出三年熊市,而在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A股市场的熊市探底风险仍在加速释放之中。然而,在外部压力不减的背景下,股市内部的融资压力却不见降低,而在内外部负面因素的影响下,身处熊市环境下的A股市场,终究难逃熊市放大利空,缩小利好的命运。或许,对于时下的A股市场,可能无需外部力量的冲击,仅凭借内部庞大的融资压力以及接连不断的减持压力,就足以打击市场的投资信心,并进一步降低熊市行情极度低迷的投资信心。

      本来,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同时也是投资者享受企业高速成长过程的最好途径。然而,对于中国股市而言,似乎有所失灵,而多年来投资与融资功能的失衡发展,似乎也让多数投资者享受不了企业高速成长的过程,反而是大股东、高管以及部分掌握持股成本优势的群体成为了股市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受益者,这也是多年来股市财富资金分配不合理的真实写照。

      企业回归A股市场上市,甚少为了发展实业而赴A股上市,同时也甚少出现长期保持高分红、坚持回报投资者的良心企业。与之相比,不少企业更看重了A股市场的高溢价,并借助国内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拓宽多方面、多领域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以及大股东身价暴涨赢得更好的发展契机。然而,这些年来,成功把企业规模与市值做大的上市公司有不少,但真正愿意把企业发展壮大的成果分享给投资者,却并不多,更有甚者还通过反复定增套利、变相融资,不断摊薄投资者的实际权益。

      归根到底,还是股市发展土壤的问题。由此可见,只要股市发展土壤不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股市违法违规成本不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股市造富、大股东一夜暴富等现象不得到理性改变,那么在高速IPO发行环境下,中国股市还是会诞生出更多的市场投机者、套利者,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干家。

       站在当前的A股投资环境,持续下行反映出市场投资信心已经降至冰点。实际上,剔除了部分权重股的护盘影响,不少上市公司股价已经创出了2638低点以来的调整新低,投资者也基本上出现普遍亏损的现象。由此可见,对于时下的市场指数,或许已经有所失真,并未能够真实反映出当下市场极度疲软的运行格局,而这显然不是维系一周一批次高速IPO发行节奏的市场环境。

      从理性思考的角度分析,在IPO新规下,A股市场拥有庞大的打新资金,而维系一定活跃度的IPO发行节奏,也利于锁定大量打新资金,降低其大面积出逃的风险。对此,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停发IPO并不是太合适。但是,放缓IPO高速发行的节奏还是显得迫在眉睫。

      很显然,对于一周一批次的IPO发行节奏,加上大市值企业以及独角兽企业的加快发行,这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而言,已经超越了市场自身的合理承受能力。但,如果把IPO发行节奏调整为一个月一次或两周一次,并把单批次募资规模进一步压缩,这或许利于市场投资信心的回暖,降低投资者对高速IPO发行节奏的恐惧情绪。

      归根到底,“防风险、守底线”还是当下市场的政策底线原则,而强调股市的稳定性也是防范金融市场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外部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我们首先要把内部问题处理好,并逐渐提升内部市场的投资信心,才能够赢得更多精力与时间处理外部的问题,这也是提升我们金融市场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体现。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