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又降了!你想买的货和股都在这里

 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将服装鞋帽、厨房和体育健身用品等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15.9%降至7.1%;将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20.5%降至8%;将养殖类、捕捞类水产品和矿泉水等加工食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从15.2%降至6.9%;将洗涤用品和护肤、美发等化妆品及部分医药健康类产品进口关税平均税率由8.4%降至2.9%。

  事实上,对于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市场已有预期。

  早在今年4月26日,商务部的例行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就表示,商务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进一步扩大进口的系列措施,将进一步降低汽车和部分日用消费品的进口关税。

  目前,这两大降税举措都已落地。

  自建国以来,我国进口关税经历了五次大的变革,关税总体税率由1951年的52.9%降低到了2017年的9.8%,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降至7.7%。此前,最近一次下调消费品关税是2017年12月,当时调降了187项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从17.3%降至7.7%。

  此次关税降税范围包括的商品范围更广,此前未纳入降税范围的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等也将纳入降税范围。

  专家指出,降低消费品进口关税,一方面有利于扩大国内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进口产品同国内产品开展竞争,引导我国供给体系转型升级,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变化。

  进口商品更加便宜

  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最直接的影响是相关消费品更便宜了。


  以一瓶专柜售卖的迪奥香水为例,关税占终端零售价格的33%,作为关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部分化妆品的进口税率由8.4%降至2.9%,零售价格将显著降低。


  根据此前的历史经验,随着进口消费品相关税费的调降,相关商品或迎来一波“降价潮”。例如,此前2016年10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的通知》,将高档化妆品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由30%下调为15%,化妆品市场反应“剧烈”,一些大牌化妆品降价幅度从10%到30%不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内消费者一直对购买进口商品热情高涨,根据商务部公布的《主要消费品供需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结果显示:进口商品成为市场供给重要补充。

  企业进口意愿最强的34个商品品类中,运动鞋、运动服装、户外服装等都纳入了此次降税的范围。消费者最喜欢购买的进口商品化妆品、母婴用品、钟表眼镜、乘用车等,也都在此前降税范围之中。

  是否会冲击国内相关行业?

  此次纳入降税范围的还有家用电器,但消费者对于进口电器的购买意愿并不强烈。

  商务部数据显示,未来一年内,85.8%的企业计划对电器电子类进口维持现状,10.3%的企业减少进口,3.9%的企业增加进口,分品类看也是减少进口比例高于增加进口比例。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指出,对于在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已经得到适度满足的一些高品质商品的需求,或者国内供给能够满足的这一部分需求,企业的进口意愿可能会有所减弱。过去3到5年,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使国内生产的一些家电产品已经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因此对进口家电类商品的需求就有所减弱,这也是国内产业崛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必然结果。

  消费回流 利好零售行业

  降低消费品关税,除了引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消费者将享受到种类更丰富、价格更实惠、购买更便捷的进口商品之外,同时对吸引境外消费回流,提升进口在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贡献也具有积极作用。

  201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市场以及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根据商务部估算,目前我国居民一年去境外购物消费大约2000亿美元,购物清单中包括大量的高档商品、日用消费品等。

  而国内外产品差价是消费外流的主因。目前,国内进口消费品的价格与境外相比偏高,尤其是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等高档消费品,中国国内市场的价格比境外高得更明显。专家指出,虽然关税不是导致国内外产品价差的唯一因素,但通过降关税等措施,可以让进口商品价格回落,促使境外消费回流,将进口商品消费对就业、税收等方面的贡献留在国内。

  长江证券分析指出,消费升级背景下,税收政策引导消费回流渐成趋势。结合前期我国3次调降关税及行邮税、跨境电商及化妆品消费税新政,以及2017年12月进一步调降187项商品进口关税(以奶粉、海产品和生活用品等较高品质的生活消费品为主),加上本次消费品关税政策或有进一步调整,在国内品质消费扩容的背景下,国家层面调整税收政策、缩小境内外价差、引导海外费回流已渐成趋势,百货渠道有望受益。

  此外,长江证券认为,国家引导消费回流将是一个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过程,一次性大幅变动的概率较低;有税奢侈品零售价格受品牌商价格歧视策略影响较大,税率影响有限;免税商品享受免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优惠,关税仅为其中一种,价差缩小幅度有限;纵使价差缩小,免税店布局各大机场口岸,渠道优势仍在,行业壁垒较高。

  税收政策引导下的消费品境内外价差缩小、海外消费回流,有望利好百货渠道。企业内生业态调整能力强、基本面有望持续向好的天虹股份(002419)、王府井(600859)和鄂武商A(000501)或将受益。

  另外,中国国旅(601888)为中国免税行业龙头。短期看,离岛免税政策放宽,北京、上海市内免税店或有所突破;中长期看,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提升将释放业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