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个税法修订有望今年进入立法程序

    “个税改革方案会是个一揽子工程,部分收入综合纳税,可能会涉及到税率的调整;综合征管模式,还会涉及到个人自行申报的问题。至于个税改革何时落地,要看立法进程和社会期待。”

  5月25日,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在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制度。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消费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日从权威渠道获悉,有关方面正在积极研究制定个税改革方案,个税法修订案有望较快进入立法程序。

  目标为扩内需?

  个税综合与分类的改革,已经提出有十余年,外界期待已久。

  “个税改革有望今年进入相关立法程序,这次会进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改革,哪些收入进入综合所得还需要讨论。个税改革方案会是个一揽子工程,部分收入综合纳税,可能会涉及税率的调整;综合征管模式,还会涉及个人自行申报的问题。至于个税改革何时落地,要看立法进程和社会期待。”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从当前背景看,个税改革的加快推进,与中央“扩内需”的要求直接相关。

  今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持续扩大内需”的信号,引发市场关注。有关部门确实在积极部署扩大内需的政策。4月23日至24日,商务部召开贯彻落实“消费升级行动计划”工作会议,安排2018年消费升级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提出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等。

  4月底,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推动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制定发布信息消费发展指南等。

  今年已经推出的进一步扩大进口的举措,包括降低部分日用消费品、药品、汽车等进口关税等,无疑也将扩大内需。

  较普遍的分析认为此次“扩内需”将区别于之前靠基建、房地产拉动的思路。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次扩内需有望显现结构性特征,重点可能在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

  5月25日,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收制度。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消费需求。

  个税改革作为其中一环,国务院今年早有部署。全国两会上,提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财政部时任副部长史耀斌还指出,今年还将改善个税征税模式,将从现在的分类征收的模式,转化为“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未来可能将劳动所得,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综合收入后,再确定起征点,这样能更好地体现个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效应。

  如何看4月需求低于预期

  收入分配结构的改革,有利于扩大消费。

  在5月25日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本届政府肩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定职责,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不断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在保持中高速增长中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持中高速增长。”

  从4月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回升,而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此外,就业形势向好,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都回到了5%以下。

  对于4月份数据分析研判,各方有分歧。4月份消费、投资数据的回落,尤其是消费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一些市场机构直言,4月份需求端比较疲软,显示经济有下行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判断经济形势尤其判断短期经济形势的时候,参照系要多元、多角度一些,不要只盯着一个月的变动,要从更长的趋势来分析。4月份经济总体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就业形势向好充分证明宏观形势基本平稳,新动能对经济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收入、政府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反映效益提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消费状况,服务在消费中占比逐渐提高、网购数据统计不充分等,使得真实消费数据被低估。4月份工业品库存在下降等,反映出4月份消费不可能那么低。”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我国GDP增速换挡,会带来国民收入增速换挡,自然会影响消费增速。要保证消费,需要在收入分配结构上做文章,要通过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两级分化的状况,还要加强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来保障低收入群体。

  他进一步表示,4月份数据有些新的信号,需求面相对疲软,供给面还不错。金融秩序整顿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扬,地方债务整顿使得地方财政支出有所收缩等,对需求有一定影响。

  刘元春表示,“我们判断,需求疲软是中期现象,可能会延续到明年年中。不是简单利用短期政策对冲就能消除的。当前就业形势良好,改革产物在良性可控范围内,在强调底线管理基础上,重点仍应放在调结构和改革上”。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