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历经多次“被上市”的海底捞递交了IPO招股书 餐饮企业普遍面临上市困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大众餐饮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历经多次“被上市”后,海底捞终于在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计划将募资所得的60%用于门店扩张,并将业务触角伸向三线城市及海外市场。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海底捞近三年来新增门店数已超越此前20年门店数的总和。如完成其2018年开店计划,则意味着每两天就有一家新的海底捞开门迎客。

       然而快速扩张背后,海底捞的流动负债剧增,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而2017年曝光的后厨老鼠等卫生问题,更是凸显出海底捞门店管理的滞后,这些隐患或将影响海底捞IPO进程。

  曾多次试探资本市场

  5月17日,海底捞集团在开门群岛注册的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正式开启IPO之路。

  海底捞品牌成立于1994年,主打火锅品类,其创始人张勇、舒萍夫妇为实际控制人,持股62.7%,施永宏、李海燕夫妇持股29.70%。目前已发展成由57家附属公司及合共368家分公司组成的海底捞集团。

  事实上,早在2012年3月就有消息称四川省简阳市人民政府网站披露海底捞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今年4月初,有传言海底捞准备在港IPO,拟融资6亿-7亿美元计划扩展国内外市场。

  海底捞也屡次通过关联公司试探资本市场。2016年,海底捞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在港交所上市。海底捞控股股东张勇夫妇持有颐海35.59%的股份,为颐海国际实际控制人。2013年-2017年,颐海国际超过50%的营收均来自海底捞及其关联公司。

  2017年4月,优鼎优在新三板正式挂牌。尽管优鼎优多次强调其为独立公司,但实际上,张勇夫妇通过静远投资间接持股55.9%。同时,优鼎优与海底捞存在大量关联交易,并多次靠海底捞代垫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从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到优鼎优,海底捞此前意在试探资本市场的态度,此次上市是借助资本加速国际化进程。

  快速扩张推高负债

  招股书显示,海底捞首次募集资金的60%将用于市场扩张,20%用于研发和实施新技术,15%拟用于还贷,5%作为一般营运资金使用。除一二线市场外,三线城市和海外市场也将成为海底捞的下一个目标。

  2015年-2017年,海底捞营收由57.57亿元增至106.37亿元,利润也由4.12亿元增至11.94亿元。与此同时,海底捞门店也从2015年初的112家增至2018年3月31日的320家,其中内地296家,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韩国、日本及美国共有24家。

  按此计算,海底捞过去3年的新增门店数量已超越此前20年的门店总数。而招股书显示,海底捞此次成功募资后将计划在2018年新增180-220家门店,即每两天就要开设一家新店。规模扩张让海底捞面临资金压力。招股书显示,2015年海底捞的流动负债为6040万元,到2017年已增至11.56亿元。与此同时,其2016年经营性现金流为2.9亿元,但2017年则降至负6020万元。

  负债增加的同时,海底捞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从2015年的0.95降至2017年的0.56。有分析认为,海底捞的流动比率连年不足1,表明其资本营运策略相对比较激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

  食安风险或埋IPO隐患

  对于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海底捞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其风险主要涉及运营层面,尤其是食品安全及质量一致性、餐厅店长人才库、供应链管理等。

  事实上,海底捞已经尝到了门店管控不力的苦头。2017年8月,媒体暗访海底捞北京太阳宫店和劲松店发现,其后厨存在老鼠乱窜、员工用火锅漏勺掏下水道、餐具清洗不到位等多项卫生隐患。之后海底捞发布致歉信,承认问题属实,并称“问题的发生与公司的深层次管理有关”。

  在2018中国连锁餐饮峰会上,海底捞联合创始人施永红坦言,餐饮的环节非常多,每个环节都要做好。而随着连锁企业规模扩大,出错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

  中投顾问酒店餐饮行业研究员严明航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海底捞上市后势必会迅速扩张,在管理能力不足时,实际上对企业整体发展不利。

  即便食品安全隐患得以解决,海底捞也不得不考虑外部竞争和消费者口味的变化。美团2018年5月22日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8》显示,麻辣口味正在“失宠”,2017年全国川菜店减少了4万家,甜鲜口味餐厅比麻辣口味餐厅多出94万家,这对于以川味火锅为主打的海底捞来说将是新的挑战。

  5月27日,新京报记者就海底捞迅速扩张带来的管控风险等问题致电海底捞,其相关负责人称,公司刚提交上市申请,根据监管要求目前暂不便接受访问。

  餐饮企业上市多曲折

  近几年,包括九毛九、同庆楼、嘉和一品、广州酒家等在内的多家餐饮企业均传出上市意愿,但仅广州酒家在2017年成功登陆A股,从第一次提交材料到最终上市整个过程历时8年。即便如此,分析称其上市实则得益于占营收比重高达25%的月饼业务,单凭餐饮业务实则很难打动监管部门“芳心”。事实上,多数餐饮企业的上市路均可谓一波三折。

  2018年4月,主营山西“手工面”的快餐企业广州九毛九餐饮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终止了IPO。早在2016年九毛九餐饮就提交招股书,希望募集资金用于门店更新升级和扩张。对其主动终止IPO,外界猜测是九毛九餐饮在高速扩张的同时受困于华南市场,盈利能力有限。

  2017年6月,“中华老字号”同庆楼也向上交所提交招股书,募资除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投向“新开连锁酒店”和“原料加工及配送基地”项目。但截至目前,上市事宜并未有新进展。

  上市之路颇为艰辛的还有嘉和一品。早在2013年,嘉和一品发起A股上市,后终止于IPO财务核查。2015年,嘉和一品意图作价4.11亿元卖身西安饮食,曲线登陆A股,后因西安饮食单方面宣布终止收场。2016年,嘉和一品创始人、董事长刘京京曾对外宣布,或将再次向主板或新三板发起独立上市,而截至目前未有下文。

  对于餐饮企业普遍面临的上市困境,根据资料指出,中国餐饮企业面临经营成本高涨、食品安全问题未获监管、内控管理和标准化难度大、人力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中国餐饮企业上市较为困难。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