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1-4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213亿元 成我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债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余额情况显示,1月份至4月份累计,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5213亿元。其中,一般债券3636亿元,专项债券1577亿元;按用途划分,全部是置换债券或再融资债券。

        目前,地方债券余额、年度发行量占整个债券市场的比重均超过20%,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地方债券市场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表示,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取决于政府债务治理能力,提高政府债务治理能力的关键是要将债务风险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

        目前,地方债券发行量已超过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如何进一步深化地方债券制度改革,健全地方债券市场运行机制,备受市场关注。财政部日前对深化完善地方债券发行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推动地方债券发行规范化、市场化。

        根据2015年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地方政府必须以发行债券的形式举债融资。在日前举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制度改革座谈会上,财政部国库司负责人娄洪表示,2015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行地方债券14.24万亿元,2017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6.47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券余额14.74万亿元,占比近90%,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基本建立。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版“市政收益债”稳步推进,2017年推出了土地储备等项目收益自求平衡专项债券,全年28个省份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2406.98亿元,12个省份发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440.04亿元,深圳市试点发行了轨道交通专项债券20亿元。今年4月份,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联合推出了地方政府棚户区改造专项债券。

        近期,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取决于政府债务治理能力,提高政府债务治理能力的关键是要将债务风险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认为,一系列部署推动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进入新阶段。

        作为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地方政府债券如何更好发挥在金融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下一步,应该提高地方债发行定价的市场化程度,丰富投资人结构,赋予地方债更广的质押范围及质押率,提高其二级市场流动性。同时,创新地方债品种,增加项目收益债类别,如高校专项债、医院专项债等。”中债资信公用与机构部分析师分析表示。

        统计显示,截至5月24日,全国累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489亿元,全部为置换债或再融资债券。

        根据2015年8月份“对债务余额中通过银行贷款等非政府债券方式举借的存量债务,通过3年左右的过渡期,由地方在限额内安排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的安排,2018年是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收官之年。截至2017年底,非政府债券形式的存量政府债务只剩下17258亿元。

        自2015年全面推行改革以来,逐步完成了以银行贷款为主要形式的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节约债务利息支出约1.2万亿元,大幅降低了地方政府融资成本,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有效防范了地方政府偿债资金链断裂风险;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务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规范性、透明度显著提高。

        据统计,2017年地方债券公开发行利率比同期限国债收益率平均高35个基点,同比扩大20个基点,2018年一季度地方债券公开发行利率与国债利差进一步提高到39个基点,地区间差异也逐步显现,不同地区地方债券与国债的利差进一步分化,基本符合债券市场实际供求关系,市场化定价机制对地方债券发行利率走势的作用不断增强。

        在地方债券市场建设方面,地方债券投资主体多元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年来,在继续发挥银行间市场发行主渠道作用基础上,推进了在交易所发行地方债券,发挥交易所对证券公司类金融机构的动员作用和对个人投资者的辐射作用。在地方债券余额中,商业银行持有比例持续下降,政策性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公司持有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此外,地方债券质押功能不断拓宽。地方债券被纳入国库现金管理、人民银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商业银行质押贷款的质押品范围,地方财政部门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中更多接受地方债券作为质押品。

        “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定价市场化将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改革,如果可以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发行,这将会实现对地方政府举债的资本市场约束、预算约束的双重约束,将会大大提升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丰富的投资工具。”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