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不断落地 浅析中国保险市场机遇与挑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研究

        伴随保险行业扩大开放的政策不断落地,不少外资险企争相入局。这有助于促使我国保险市场更加成熟,进而提高内地保险市场的规模与效益,中国险企也将在竞争与合作中与国际同行接轨。外资险企在产品设计、服务水平、经营理念、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不过,面对发展壮大的国内大型保险机构,外资险企想要在中国保险市场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

        外资排队入场

        伴随保险行业扩大开放的政策不断落地,不少外资险企争相入局。

        4月27日,上海保监局对英国韦莱集团控股的韦莱保险经纪公司变更经营范围申请进行了审核批准。这意味着,中国银保监会有关保险中介行业扩大开放举措在上海正式落地。韦莱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获准扩展经营范围的外资保险经纪机构。

        5月2日,中国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工银安盛人寿发起筹建工银安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提出加快保险业开放进程以来,获批的第一家合资资管公司。据悉,工银安盛人寿由中国工商银行、法国安盛集团和中国五矿集团公司3家中外股东于2012年合资成立。

        紧接着,5月4日,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等向中国银保监会提交了筹建富卫人寿保险公司的申请材料。富卫人寿保险(百慕大)公司为瑞士再保险、盈科拓展集团等持股的富卫集团全资子公司。据消息人士透露,富卫人寿保险公司有望成为我国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后获批的第一家持股比例达到51%的合资人身险公司。

        纷至沓来的外资险企,将给国内保险市场和保险公司带来哪些变化?业内专家指出,国内保险公司与外资险企两者既竞争又合作,有助于促使我国保险市场更加成熟,进而提高内地保险市场的规模与效益。业内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发展,目前部分国内大型险企已经进入世界大规模保险公司行列,其经营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国际的认可,具有了和国际同行同台竞争的能力。

        助力行业向好

        当下,“引进来”的理念和方式,对中国保险业明确下一步发展方向和路径,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首先,外资保险公司专业化运营方式及百余年的市场化运行经验可以帮助优化国内保险市场环境;其次,多样化的中外资持股比例和公司治理结构促进提升决策效率。同时,外资保险公司先进的运营理念、产品设计、风险管控体系更高效地贯彻到日常经营中,也能为国内民众提供多样化的养老和健康风险解决方案。”业内人士分析称。

        新华保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万峰认为,“在经营理念方面,外资险企价格高、费率高,但服务好。外资险企突出的不是卖保险,而是提供服务,这种经营理念值得中资险企学习;在产品特色方面,外资险企将自身定位为风险管理师,而许多中资险企将自身定位为理财师、财富管理师,理念上的差异也带来销售经营风格的不同。这反映出国内保险业对客户的风险管理不足”。

        相较于国内保险机构看重保费规模而言,外资险企更关注新业务价值和内含价值等业务衡量指标,以及合规和风险防控管理。随着中国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中国险企势必要在经营管理和抗风险能力上与国际同行接轨,而中外资合作可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接下来,外资寿险业务将加快发展,它们的经营理念比较审慎,在长期保障型业务拓展方面比较有经验,这将促进我国寿险市场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说。

        此外,监管部门对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经营范围以及代理业务的放开,将会对国内保险中介市场带来深远影响。据介绍,此前中小型企业和个人是外资保险经纪公司营业对象的禁区,而围绕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展开的保险业务,目前约占整个保险市场八九成以上的份额。现在放开经营范围限制,可以给国内企业和民众多样化投保选择,外资保险经纪公司将在境内保险市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规避“水土不服”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保险公司在我国设立了57家外资保险公司,下设各级分支机构1800多家,世界500强中的外国保险公司均已进入中国市场。不过,2017年外资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140.06亿元,市场份额仅占5.85%。

        也就是说,外资险企规模并不小,但市场份额占比却很低。究其原因,万峰坦言,这主要受中资保险机构近几年理财产品超常规发展影响所致。如果减去理财产品的部分,外资险企的市场份额会上升。他还表示,随着严监管持续推进,以及市场进一步开放,保险行业会向以风险管理为主发展,外资保险公司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市场占比或将攀升。

        与国内保险行业相比,国外保险市场高度发达,包括产品设计、服务水平、经营理念、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不过,面对经过发展壮大的国内大型保险机构,外资险企想要在中国保险市场分一杯羹并非易事。

        比如,此次将外资人身险公司外方股比放宽至51%的政策调整,尽管让外资股东在一定程度上拥有了主导权,但并非绝对主控权。由于目前外资独资控股寿险公司的限制还未完全放开,外资企业仍需以合资形式进入,中外股东在面对双方文化差异、经营理念不同、运作模式不尽相符等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对此,有市场分析指出,“外资需要‘本土化’改变,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管理模式等方面要通过调整才能真正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

        可以预见,面对前景巨大的中国保险市场,无论中企还是外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资料来源: 互联网,观研ww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