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明星私募几乎全线亏损!,私募业绩受市场行情波动

      2018年第一季度即将期满,私募业绩受市场行情影响剧烈波动,有私募更是感叹这3个月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私募股票策略以-4.94%的月度收益垫底私募各个策略收益榜单。

      不同于去年的大蓝筹行情,今年大蓝筹表现平平,部分个股还出现了大幅波动,因此去年春风得意的大型私募遭遇“倒春寒”,在今年以来波动中“受伤”最重,而部分略激进的中小私募同样是难以幸免,今年以来的回撤已超过30%。

      股票型的私募基金均出现了大幅回撤,2月只有两成的产品获得了正收益,在明星私募等主流机构中,只有三家的代表产品取得了正收益。在这一背景下,有的私募看到了机会,纷纷趁着调整大举入市,有的则偃旗息鼓,试图保住“胜利果实”。

      我们公司业绩去年还是不错的,因为重仓了一些蓝筹股,好几只产品净值都创出了新高,但没想到遇到了2月初以及上周的大调整,导致我们回撤较大,损失惨重。”深圳一私募人士告诉记者,由于遭遇了2018年以来市场两次较大调整,他们公司在2018年的成绩已经基本回到了“起跑线”,甚至还略有亏损,因此他感叹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事实上,上述私募在2018开年三个月中的遭遇并非个例,部分中小私募的回撤更是惊人。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回撤幅度超过20%的私募产品多达120只以上,超过10%的更是达到580只。

      据记者了解,有一小型私募旗下4只产品中有3只回撤幅度在30%以上,剩下那1只产品的回撤幅度也达到了20%,面对这一结果,该私募负责人一度声称要“闭门思过”。

      大型私募的业绩同样较为难看,如某老牌百亿级大型私募在私募排排网公布的产品净值显示,该私募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全线亏损,回撤幅度最大达8.61%,最小的也有1.53%;而另一百亿级大型私募状况同样如此,仅有1只产品实现了0.18%的正收益,其余产品同样是全线亏损。

      格上财富数据显示,在2月2日至2月9日为期一周的市场调整中,大型私募机构普遍受伤较重,规模50亿元以上的机构平均收益-7.34%。而在2月份私募分策略业绩表现中,全部策略遭遇月度负收益,债券策略以-0.13%的月度收益排名第一;同时,受A股市场大幅调整影响,股票策略分别以-4.94%的月度收益和-1.85%的今年以来收益同时位列两个榜单末尾。

      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离不开今年2月的那一轮调整,从1月底至今,上证指数跌幅达12.25%。A股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波动,沪指一度狂跌500点,创业板一度跌破1641点,创两年内的新低,最低至1571点。虽然3月A股市场略有好转,但私募们的业绩依然难言乐观,尤其是3月23日的调整让私募人士再次心惊胆战。在私募排排网最新一周(3.19-3.23)的数据中,股票策略表现依旧不佳,在八大策略中收益继续垫底,收益率为-0.99%。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私募基金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趋势研究

      私募基金发展历程

      私募证券基金区别于创业投资基金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主要投资境内二级市场,俗称“阳光私募”,其发展历程与国内的股市和债市发展紧密相关,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是1990~1995年的萌芽阶段。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允许包括8只股票在内的30种证券上市,中国股市进入散户和庄家时代。部分证券公司和个人开始利用股票一级和二级市场的价差拉拢大户投资一级市场认购新股获利,私募证券基金逐渐成形。

      二是1996~2000年的初步发展阶段。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财富效应日益显现,一些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和民间炒股高手通过设立工作室、投资咨询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或者签订民间投资协议等方式,接受客户委托从事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私募证券基金前期多以跟庄做股模式为主,投资运作不规范。

2009~2013年全球另类资产的行政管理规模(单位:万亿美元)
 

      三是2001~2005年的自我规范和治理阶段。2001年之后私募证券基金开始由集中投资向组合投资转变,操作手法由跟庄做股转变到资金推动和价值发现相结合。同时私募证券基金开始走向阳光化、规范化。

      四是2006~2009年的快速发展阶段。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和股市大牛市的到来,以信托方式发行阳光私募基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规模迅速扩大,一批优秀的公募基金经理和券商投资交易人员纷纷转向私募,包括量化投资在内的各种投资策略在私募基金行业得到广泛运用。

      五是2010~2013年的调整阶段。资本市场表现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使得私募基金遭遇净值下跌、产品赎回、清盘和新产品发行困难,私募基金行业进入了市场调整阶段。
六是2014年至今的繁荣发展与规范有序阶段。

      私募基金市场发展现状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467家,管理基金规模2.29万亿元。对比来看,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较2016年底增加了686家,但管理规模却相较2016年底缩水了4803亿元。

      在此背景下,私募产品发行呈现出极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管理规模50亿元以上的大型私募去年平均每家每月新发产品1只以上;与此同时,有4890家私募全年未发行一只新产品。

      2016年年初,基金业协会公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以5月1日和8月1日两个时间节点分阶段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备案进行规范和整理,取消“空壳私募”的备案信息。在这两个时间节点备案私募基金管理人均出现了明显的减少。

      截至2017年12月底,已登记的机构类型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467家,备案私募管理人22446人。

      虽然管理人数量不复2016年4月的水平,但备案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依旧保持增加。截止2017年9月,备案私募基金数量增加30233只,每月稳步增长。

      私募基金产品变化情况

      1、私募基金成立数量变化

      私募行业或许正面临着一轮洗牌。据私募数据中心统计,近三年来私募机构成立基金数量在连年递减,从2015年至2017年,3年时间成立的基金数量分别为32435只、26790只和19378只,2017年新成立基金的数量同比减少27.67%,与2015年相比减少40.26%。

      私募产品新发数量减少与近几年监管趋严有关,包括中基协的《私募登记备案相关问题解答(十四)》等规定,提高了产品备案的门槛。

      2、私募基金产品数量区域分布

      2017年上海继续成为发行私募证券基金最多的城市,京沪深三足鼎立,分别是上海4581家、深圳4377家、北京4108家。

      3、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范畴分布

      新发产品的投资类型来看,股票型私募产品仍为新发私募基金产品的首选,占全部新发基金产品的81.08%,但较2016年度90.35%的占比有所下降。伴随着近两年债市的走牛,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发行量明显增加,该类型基金在2016年的新发产品中占比3.11%,在2017年以来新发产品的占比则提高至8.91%。

      私募基金前景分析

      监管趋严下其他类私募纷纷转型


      近年来监管对非标债权投资严格控制,今年2月,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资产管理计划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严控私募资管计划通过债权方式投资房价上涨过快的16个热点城市普通住宅地产项目,对其他类私募基金产生影响。

      北京某大型其他类私募公司人士表示,传统的住宅地产、非标基金已不再是公司业务重点,未来将进行较大转型:在原来的地产领域,从传统地产非标业务转向地产并购、地产REITs;而股权类投资,如并购基金、PE等,将是重点发展方向。

      前景仍存疑惑

      关于其他类私募基金的发展前景,则是有人看好,有人谨慎。目前来看,在资产配置领域对其他类私募的需求仍很大,有私募表示未来会选择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其他类业务,但也有机构认为其他类并非私募主流,未来监管将进一步趋严,预计规模可能持续萎缩。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