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空气质量有效改善 中国清洁空气市场空间将达20万亿元

        科技日报北京4月18日电 (记者李禾)随着我国大气治理的逐步深入,清洁空气技术市场飞速发展。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主任解洪兴4月18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如果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都能实现空气质量达标,那将会创造一个超过20万亿元的市场空间,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清洁空气技术需求市场。

        由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共同完成的《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首次系统剖析了未来经济发展与重点行业市场机遇。即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和移动源排放控制、环境监测的市场将分别超过14万亿元、2万亿元和1300亿元,室内空气污染防治将带来1.7万亿元市场;燃煤、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将分别产生超1万亿元、近8000亿元的市场空间。

        自2013年“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我国部分城市的PM2.5浓度降幅达到甚至超过30%。《2030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建立了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型,预测到203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将超过60%,煤炭占总能耗比重低于42%,清洁能源占总能耗比例达22%,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或超1500万辆,这些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等。

        过去五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了突破式进展。

        据初步测算,为实现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五年内资金投入达1.84万亿元。到2030年,中国清洁空气部分重点领域或将迎来超20万亿的市场机遇。上述数据出自4月17日在北京发布的《2030中国清洁空气市场展望》报告。

        报告以2030年全国所有城市实现空气质量达标为预期,设立了以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约束的经济发展模型,预测了未来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方面将带来的巨大变化。以此为基础,预测了燃煤污染治理、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移动源污染防治、新能源汽车、室内空气污染防治这6个重点领域的市场空间。

        根据原环保部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2017年全国338个城市中仍有71%的城市空气质量未达标。除了颗粒物污染,许多省市还面临着臭氧污染的新威胁。这些都是2030年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挑战。

        挑战也意味着机遇。课题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毛显强介绍,到2030年,中国GDP模拟值将达到140.68万亿元(按2012年不变价计算)。届时,一产占比逐渐降低但降幅不大,三产占比则将达60.02%,相应地,2030年二产产值仅占经济总量的33.84%。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空气清新香片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从能源结构来看,毛显强表示,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030年之前达峰。到2030年,煤炭占总能耗的比重降至41.8%,化石能源占比降至77.4%,清洁能源占比达到22.6%。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可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程度或将超过50%。移动源排放水平与发达国家持平,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1500万辆。

        对重点技术领域来说,实现上述目标将带来超过20万亿的市场增长。该报告项目组、中关村创蓝清洁空气产业联盟(BCAA)主任解洪兴介绍称,燃煤污染防治所涉及的超低排放将释放2800亿元的市场空间。其中电厂改造市场超1000亿元,非电市场市场可达1700亿元;清洁取暖初始投资市场规模在2021年将累积到约7000亿元,到2030年累积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考虑燃料部分市场则会增加到4万亿以上。

        环境监测所带来的设备市场空间将超过800亿元,第三方运维市场有望突破500亿元。重型柴油车颗粒物防治,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控制、蒸发排放控制以及油品质量升级将产生约2万亿元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是这6大领域中市场最大的,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新增乘用车、中大型客车以及乘用车充电服务未来市场将超过1.4万亿元。室内空气净化市场增速也很迅猛,需求将超过1.7万亿元。

        不过,过去1.84万亿元投入诞生的清洁空气领域独角兽可谓凤毛麟角。BCAA副秘书长李连飞表示,优秀环境技术应用目前面临着一些瓶颈,包括创新技术缺少示范试点机会、管理部门对新技术了解渠道有限、创新技术团队缺少高效专业服务等。

        青云创投战略研究总监卢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清洁空气领域处于市场早期,还没有容纳大量高盈利公司的市场体量;行业发展过于依赖政策,对企业来说增长性不是很稳定;该领域“2B(面向企业)”企业多,导致资本市场关注度比较低,PE倍数整体比较低。

        报告发布会现场,一位清洁空气初创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公司融资需求并没有那些互联网明星初创企业多。一般来说,公司预期客户数量和需求将增长,或需要互换客户资源时,会寻求融资。

        为寻找、培育下一个独角兽,BCAA今年在征集第四届创蓝奖的同时,启动了创蓝未来独角兽的征集。

        BCAA秘书长凌炫表示,通过征集,希望发现尚未商业化、但极具潜力的清洁空气技术,并助力技术快速发展,与市场接轨。今年的独角兽征集面向末端空气污染控制技术、清洁交通和新能源车/船/飞机、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储能与能源管理、监测和数据管理、室内空气净化与防护及其他领域的企业和团队。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