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故宫文创年销售额超十亿,我国博物馆行业日益受关注

       从前几年高高在上的故宫博物院到前几天引起广泛关注的“俏格格娃娃”,故宫近年来的改变一直备受关注。不过,故宫是如何一步步走进人们生活?网上那些“爆款”文创产品如何产生?营销收入又去向何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做客某档互联网视听节目时给出了答案。

       不能沉睡在“世界之最”里

       单霁翔刚到故宫当院长的时候,办公室给了他一份故宫博物院的介绍,其中写了故宫诸多的“世界之最”。但单霁翔觉得,当自己真正走到观众中间,这些“世界之最”都没有了。换句话说,这些“世界之最”当时和游人存在着不小的距离。

       “你说馆舍宏大,但70%的区域都立一个牌子——非开放区域,观众止步;你说藏品多,但99%的藏品沉睡在库房里;你说你的观众多,但80%的观众进故宫后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先去看皇帝坐在哪,再去看皇帝躺在哪,看皇帝在哪结婚,最后穿过御花园走出去了,根本没把你当成博物馆,只是到此一游。”他说。

       这些“世界之最”有意义吗?“我认为没有意义。”在单霁翔看来,故宫不能沉睡在这些“世界之最”里,人们能从游览故宫过程中获得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反过来说,就是文化机构能给人们奉献什么。”

       为此,故宫花了3年时间对10项室内环境、12项室外环境进行大整治——拆除总面积约14800平方米的135栋临时建筑、新增1400把椅子、全面采用电子购票、不断修缮古建并扩展开放面积……

       文化遗产如何“活起来”?

       不过,在文化遗产“既保护好,又活起来”的新共识下,故宫并未止步于此。

       “古建、文物有灿烂的过去,也应该有尊严的现在,还应该健康地走向未来。过去我们从事文物工作,经常把它们视为被欣赏、被研究的对象。但现在看,它们是有生命历程的、可以活起来的。”单霁翔说。

       要改变,就要让这些古建、文物接触更多的人。但观众来得再多,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故宫的网站经过三次提升,现在每天至少有一百万人次的访问量。

       “我们在网上公布了全部藏品。现在又搭建了三个摄像室,每天紧张地工作,源源不断地用高清晰的摄像手段,把藏品照片补上去。除了藏品还有紫禁城的古建筑,也要把这些照片在网上进行展示。”

       用文创产品拉近故宫和普通民众距离

       同时,为了拉近和普通民众距离,故宫近年推出了众多文化创意产品。

       在单霁翔的记忆中,过去的文创产品基本都是复制,“一厢情愿地把我们认为很好的东西复制以后摆在那,也没什么人买”。“现在我们懂得了要研究人们生活需要什么,大家的碎片化时间怎么利用;还要挖掘自己藏品的信息,把藏品信息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联系起来,才能出文创产品。”

       故宫文创有不同专类的团队,故宫也鼓励这些团队多做没尝试过的东西。“我们研发故宫文创小商品的团队,每个月都会有几十、上百种文创产品,经过市场检验,然后淘汰。我们也会与知名设计师合作,出成品以后我们可以和设计师签约。”单霁翔说。

       故宫每次展览也都会配套一批文创产品。“比如《千里江山图》展出的时候,我们就研发了一批跟‘千里江山’书画有关的文创产品。”

       现在,故宫有480种手机壳,有“正大光明”的充电器,还有为儿童研发的拼装玩具、故宫箱包、朝珠耳机……

       此外,故宫的商店也做出改变。“博物馆的商店应该是人们参观博物馆情绪的延伸,充满文化气息。所以我们现在干脆不叫商店,叫文化创意馆。我们的服装店不叫服装店,叫服饰馆,展示故宫特有的服装,喜欢的话可以把它穿回家。但可能要留你点钱。”单霁翔说。

       经过五年的研发,到去年年底,故宫文创产品突破了一万种,而大前年的销售额就已超过十亿元。“我们现在完全能说,故宫商店里卖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自己研发的。”

       营销收入去向何处?

       每年巨额的营销收入用在何处?单霁翔给出的答案是——孩子。

       商品只是文化传播载体,故宫更关注的是教育。而在学术研究之外,面对学校、社区的教育成了这些营销收入的“用武之地”。

       单霁翔说,故宫在和不少学校研究综合实践课程。“今天已经有四十多个这样的课程应用到各学校不同年级的孩子中间。每个这样的课程都会有一个学习卡、一个材料包,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拼拼贴贴、剪剪画画,把自己做的成品带到学习生活中去。”

       他直言,前年、去年,故宫的教育活动都是2.5万场。每次都爆满,孩子们串朝珠、画龙袍、做拓片……“所有这些全是免费的。我们把大量的营销收入投入到孩子们身上。因为我们坚信,这些活动让他们长大后一定会成为对中华文化热爱的一代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博物馆行业市场发展动向调查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一、博物馆市场现状

       很多人认为博物馆是一个储藏文物的场所,与自己的生活学习没有太大关系,这使得博物馆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地位。大多数人来博物馆只是简单参观,在参观的过程中既没有享受到很好的服务,也没有对博物馆有充分认识,因此很少有“回头客”。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是一个热门旅游景点,每天都会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博物馆的成功营销经验,改变国内博物馆的现状。

       二、博物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博物馆作为典型的文化机构,担负着教育人民的责任,但是,很多博物馆对自身的社会定位比较模糊,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上海的博物馆就曾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上海大多数的博物馆归政府管理,博物馆的管理机制仍采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也由政府提供,因而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没有危机感,工作上也缺乏使命感,经常出现工作不积极、待客冷漠、不重视宣传等消极现象。由于对文物的保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了文物破损现象严重,无法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博物馆的管理层很少有营销意识,这也是博物馆发展受限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管理体制严重束缚了博物馆的创新与发展,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新时代下的博物馆为了谋求更长久的发展,就必须转变原有的思想,在市场竞争中转变经营模式、培养服务意识,积极开扩更大的市场,准确进行市场定位和宣传。上海的一些博物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积极进行改革,制定了新的营销策略。

图:博物馆主要价值
 

       三、博物馆的营销策略

       (一)转变服务理念

       原有的博物馆社会功能是保管、维护、展览文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观念已经落后。目前新型博物馆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宣传文化与教育、服务公众。为了不被社会抛弃,博物馆工作人员要及时转变观念,并且将服务对象从“物”变化成“人”。如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为了响应社会号召,上海市博物馆提高服务水平,对工作人员实施严格全面的培训计划,在工作时及时与观众沟通,力争做到向每位观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这使得它成为一个极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二)加大宣传力度

       博物馆作为带有一定公益性的社会文化组织,其文化属于大众文化,它的社会教育作用不容忽视。但是,在这个网络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很容易被社会忽视,大众逐渐对它失去兴趣,久而久之淡出人们的视野。作为博物馆的管理人员,此时就会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为了让更多的人注意这个地方,上海市博物馆加大了宣传力度,开展多元化发展,运用网络平台宣传馆内活动,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吸引感兴趣的人们前来参观。同时,还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重视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文化产品可分为有形和无形两部分,基于建筑和文物的纪念品属于有形产品;文化活动和各种体验、服务活动属于无形文化产品,充分利用这种扩大自身的影响并融入社会潮流。另外,引进现代化设备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采用高科技向人们全方位展示文化的内涵与历史,吸引了众多观众到来,提高博物馆的核心竞争力。

       (三)寻求多方面合作

       博物馆的资金来源虽然由政府提供,但是每年的经费有限,为了谋求博物馆更好发展,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还应该寻求多方面合作,为博物馆创造更多经济利益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作用,让大众认可博物馆的存在价值。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