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敦促各个省早开工早建设。
②要做好棚户区居民的安置房建设的质量和服务工作。
③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成本控制,保证资金的效益,同时因地制宜推进货币化棚改的工作。
④加强监管,落实好跟踪服务的各项工作。
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
在分类调控、因城施策的政策下,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具体有两个方面的特点:其一,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其二,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得到了积极的变化。
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
3月19日,住建部部长王蒙徽在“部长通道”中表示,下一步调控将坚持住房不炒,加快住房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设,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建设。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夯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将年轻的教师、医生、环卫工人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
3月19日,在“部长通道”上,王蒙徽表示,要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具体包括:
①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②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市场。
③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使人口和居住的需求得到满足,在空间上得到合理分布。
④继续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公租房建设,特别对外来务工人员、城市无房户人员纳入公租房保障体系,这其中包括年轻的教师、医生、环卫工人等。
建立房地产预警机制提高调控的精准性
3月19日,在“部长通道”上,王蒙徽表示,接下来要建立和完善差异化的调控政策体系;建立房地产的统计和市场监测预警机制,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大力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房企和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人民合法权益得到保证。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房产产业市场规模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我们更深一层次分析我国目前住房制度现状,包括:调控政策、保障房制度、租赁住房制度、房产税试点和住房资产证券化等等,借鉴别国模式的时候,量体裁衣、取长补短。
1、前端调控政策史上最严,需求端放松预期
落空、但供给端放松仍可预期目前全国限购61城、限售47城,合计受影响80城。9月底限售加码旨在通过限制流动性来降低交易频次,抑制投资性需求,再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多城调控加码更多是之前调控思路的延伸,属于调控政策城市能级的下移,仍只影响局部,并非全国范围内调控升级;多城集中式加码调控说明这次调控的压力应来自于住建部,表明中央政府目前至少在需求端调控方面仍无放松意愿,因而经济数据差而政策放松的预期落空。我们认为由于本轮周期过度去库存,库存低位下政府为防止房价上涨,确实需求端调控政策放松会来的更晚,但供给端政策调控放松或可预期、并预计或将更早出现,包括预售证监管以及土地加大供应等。
2、住房保障体系仍需完善,覆盖范围、支持力度有待提升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的调研结果,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共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425万套,其中新建1349万套,占比94.7%;政府投资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比达到78.4%,共计1058万套。我国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已覆盖1057万户中低收入家庭,其中廉租房占比约72.8%。而目前公租房租金补贴地区差异较大,如上海中心城区每月每平米最高86元,郊区46元,成都为每平米18元。
经济适用房一般价格是周围房价的6-6.5折,限价房则是周边房价的7-9折,但二者投资均放缓,许多城市已停建。北京明确在解决完已有轮候家庭后,原则上不再新建经适房、限价房,未来建设将围绕公租房、棚户区安置房以及自住房展开。
因此在整个租赁住房保障体系中,实物配租仍然是主要途径,货币补贴安置的力度有待提升,且保障房占比全部住宅份额也不大。新加坡是组屋和购屋补贴双重优惠,使九成人口居者有其屋;德国则在经济向好后逐步转向货币补贴、减少政府保障房数量,并以补贴房东的方式鼓励其参与到保障房体系中。国内仍需要完善保障房补贴体系,并进一步扩大受覆盖受益人群。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