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广东保监局发布2017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多家保险公司存在问题

        日前,广东保监局发布的2017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7年广东保监局共收到保险消费投诉7025件,同比上升0.88%。其中,涉及人身险公司的投诉2568件,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新华人寿、太保人寿、太平人寿、泰康人寿、友邦保险、生命人寿、阳光人寿和人民人寿。这10家公司投诉量总和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4.73%,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占投诉总量的42.8%。上述公司被投诉原因主要为: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对条款讲解不清、隐瞒解约损失等问题。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保险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资料图。

        从财产险公司投诉情况来看,2017年广东保监局收到涉及财产险公司的投诉4457件,占投诉总量的63.44%。其中,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人保财险(1327件)、平安财险(876件)、太保财险(353件)、中华财险(329件)、国寿财险(315件)、太平财险(167件)、永安财险(147件)、阳光财险(113件)、天安财险(85件)和大地财险(74件)。这10家公司投诉量总和占财产险公司投诉总量的84.95%。

        从投诉增速看,2017年成立两年以上的财产险公司中,投诉增长最快的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亚太财险(同比上升175%)、安联财险(同比上升145.45%)、浙商财险(同比上升94.12%)、华泰财险(同比上升50.00%)、太平财险(同比上升46.49%)、利宝保险(同比上升43.48%)、英大财险(同比上升38.46%)、人保财险(同比上升36.10%)、天安财险和美亚财险(同比上升25.00%)。

        从投诉率看,2017年财产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率平均值为5.13件/亿元,其中,亿元保费投诉率居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亚太财险(20.75件/亿元)、永安财险(18.75件/亿元)、富德财险(18.68件/亿元)、安诚财险(17.14件/亿元)、利宝财险(16.66件/亿元)、国泰财险(15.84件/亿元)、英大保险(13.96件/亿元)、北部湾财险(13.69件/亿元)、浙商财险(13.68件/亿元)和都邦财险(11.94件/亿元)。

        从投诉事项类型来看,投诉较多的是理赔纠纷,其中,车险理赔纠纷3574个,占财产险投诉的80.19%。投诉问题主要表现为:消费者与保险公司就维修方案、配件价格及工时价格产生争议;消费者对保险公司拒赔决定有异议;定损时效及理赔时效过长等。

        从人身险公司投诉情况来看,2017年我局收到涉及人身险公司的投诉2568件,占投诉总量的36.56%。其中,投诉量居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620件)、平安人寿(480件)、新华人寿(238件)、太保人寿(121件)、太平人寿(109件)、泰康人寿(90件)、友邦保险(76件)、生命人寿(66件)、阳光人寿(64件)和人民人寿(55件)。这10家公司投诉量总和占人身险公司投诉总量的74.73%。

        从投诉增速看,2017年成立两年以上的人身险公司中,投诉增长最快的前10家公司分别为:合众人寿(同比上升455.56%)、瑞泰人寿(同比上升300.00%)、中邮人寿(同比上升300.00%)、昆仑健康(同比上升300.00%)、人民健康(同比上升275.00%)、平安健康(同比上升266.67%)、长城人寿(同比上升200.00%)、华夏人寿(同比上升188.24%)、建信人寿(同比上升100.00%)和百年人寿(同比上升100.00%)。

        从投诉率看,2017年人身险公司亿元保费投诉率平均值为1.07件/亿元,其中,亿元保费投诉率居前10位的公司分别为:瑞泰人寿(23.21件/亿元)、合众人寿(8.75件/亿元)、北大方正(6.10件/亿元)、中美联泰(5.69件/亿元)、中英人寿(5.13件/亿元)、泰康养老(3.90件/亿元)、中德安联(4.05件/亿元)、平安健康(4.01件/亿元)、泰康养老(3.78件/亿元)、新华人寿(3.20件/亿元)和招商信诺(2.83件/亿元)。

        从投诉事项类型看,销售纠纷1016个,占比39.56%,主要反映销售人员夸大保险责任或收益、对条款讲解不清、隐瞒解约损失等问题。理赔给付纠纷595个,占比23.17%,主要涉及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的保险责任纠纷,消费者对保险公司以不属于理赔范围、带病投保等理由拒赔有争议。保全纠纷492个,占比19.16%,主要是对退保时效、退保金额的争议。

        广东保监局表示,2017年共受理调查涉嫌违法违规的投诉案件148件,涉及20家人身险公司、5家财产险公司共15件。受理调查量前三的公司分别为中国人寿(41件)、新华人寿(22件)和平安人寿(22件)。

        广东保监局指出,销售误导问题是我局受理调查最多的涉嫌违法违规问题,共受理调查118件,占调查案件总量的79.73%。其他受理调查的涉嫌违法违规事项分别为:承保违规的投诉案件20件,占比13.51%,未兑现服务承诺的投诉案件5件,占比3.38%;拖赔的投诉案件4件,占比2.70%;电销扰民的投诉案件1件,占比0.68%。

        受理调查案件中,查实的违法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一是销售误导,如夸大收益、隐瞒合同重要事项、虚假宣传等。二是承保过程违规,如代签名、代填保单资料、给予合同外利益、挂单等。三是后续服务违规,如不按规定电话回访、不按规定寄送红利通知书、未按时进行理赔核定等。

        对调查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广东保监局共对平安财险、友邦保险、人保寿险、国华人寿等4家机构进行了行政处罚,对11家保险机构采取了监管函、监管谈话等监管措施共计13次。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TT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