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春节旅游市场平稳增长,我国假期出游占比提升,旅游业期黄金期

         2018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统计,2018年春节假日期间(2月15日至2月21日),全国假日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广东、四川、湖南、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广西、湖北、浙江等省份接待游客人数居前十位,占全国游客接待量超过60%。

图表:2014-2018年春节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次情况
 
图表:2014-2018年春节黄金周国内旅游收入情况
 
         我国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春节出游占全年旅游人次比重提升,出游形式日益多元。国家旅游局调查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居民出游意愿为83%,其中48.9%的游客选择春节出游。根据旅游局数据测算,2014-2017年春节出游人次占全年旅游人次比重从6.4%提升到6.9%,我们预计2018年进一步提升至7.0%,反映出国内居民春节出游比例持续增长。

         从出游目的地来看,研学游、海岛游、游轮游、乡村游等以家庭游客为服务对象的主题旅游休闲市场均有较高热度,冰雪游和避寒游成为热点旅游方式。从出游形式来看,亲友组团成新亮点,驴妈妈《2018春节出游趋势报告》显示,每年春节4-5人的全家出游较多,而今年春节亲朋好友组成的多个家庭一起出游的订单大幅增长。

图表:2014-2018年春节出游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人次比重持续提升
 
         消费升级驱动,旅游产品均价快速提升。春节出游的游客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消费升级趋势下国内旅游产品均价持续提升。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测算,2014-2018年春节黄金周人均消费额从1185.9元提升到1234.8元。马蜂窝旅行网发布数据显示,境内旅游产品价格同比涨幅高达115%,产品均价达到7179元。境外产品均价9641元,同比增长63%。国内热门目的地如吉林、海南、广东、云南的人均机+酒价格达到8000元左右。

图表:2014-2018年春节黄金周人均消费逐步提升(单位:元)
 
图表:马蜂窝数据显示2018年春节境内外旅游产品价格大幅提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研究

         旅游企业投资快速增长,景区新业态投资增速加快 

        2016 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 12997 亿元,同比增长 29%,比第三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高 18 个百分点和 21 个百分点,较房地产投资增速高 22 个百分点。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国旅游投资继续保持逆势上扬的态势,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最具潜力的投资领域。全国 10 亿~50 亿元的在建旅游项目 2209 个,实际完成投资 4406 亿元,占全国的 33.9%;投资额 50 亿元以上的在建旅游项目有 299 个,实际完成投资 1146 亿元,占全国的 8.8%;投资额 100 亿元以上的旅游项目 222 个,实际完成投资 2479 亿元,比去年增长 55.2%,增速最快。 

2012-2016 年全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情况(亿元)
 
        2016 年旅游景区项目投资继续增加,实际完成投资 7371 亿元,占全部旅游投资的 56.7%,新业态投资增速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类投资 1122 亿元,占全部旅游投资的 8.6%,同比增长 19.8%。旅游购物项目投资 872.8 亿元,同比增长 24.4%。从业态分布看,资金流向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以及温泉滑雪、低空飞行和工业旅游等新型业态。文化旅游投资 6593 亿元,占全部比重为 26.9%,生态旅游产品投资 5717 亿元,占 23.3%,乡村旅游投资 3856 亿元,占 15.7%,同比增长 47.6%,低空旅游和工业旅游分别增长 84.2%和 69.8%,滑雪、特色餐饮等项目同比增长111%和 128.8%。 

2016 年全国旅游投资资金流向
 
2015-2016 年旅游投资业态情况对比
 
        旅游企业间资源、业务整合投资增加 

        2015 年起景点类公司竞相开始操刀外延项目,2016 年旅游企业加速整合:2015 年起旅游行业迎来兼并重组热潮,通过投资并购最大最强。2016 年多起旅游集团的资源整合,国旅集团整体并入港中旅集团,合并打造最大旅游央企;华侨城战略重组云南世博集团。旅游企业之间的资源、业务整合型投资增加,国企改革加速推进。 

2016年旅游集团之间的资源整合
 
        景区上市公司外延扩张不断,谋求转型升级 

        景区类上市公司增长乏力,谋求外延拓展实现向度假游升级:景点类上市公司往往拥有独天得厚旅游资源,围绕资源开展相关业务。但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旅游需求从走马观花转变为追求休闲度假。公司考虑到行业大趋势以及增速放缓原因,通过资源整合及自主开发来布局度假休闲领域。 

        丽江旅游 2012 年募集资金 7.8 亿元投资奔子栏项目及香巴拉项目;峨眉山分别于 15 年及 16 年投资柳江古镇及桫椤湖景区;张家界 2016 年 3 月非公开发行募资 12 亿元打造大庸古城项目;黄山旅游外延动作最多,整合宏村及太平湖资源,同时参与东黄山项目建设。 

景点类上市公司的外延扩张项目梳理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