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首轮中央环保督察全面收官,环保体系初步形成,产业规模显著扩大


        近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西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进行督察反馈,至此,首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工作全面收官,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实现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4年中国环保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2015年7月,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保督察方案(试行)》,同年12月,中央环保督察试点在河北展开。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在2016年、2017年两年间,分四批在全国实施进驻督察。

        解决群众关注问题

        督察组对31个省份进驻过程中,将督察工作落到实处,推动解决群众最关注的环境问题。

        在西藏,拉萨市城关区金珠西路某小区外,某水泥制品厂从早上8时至晚上7时左右一直施工作业,经常不定期连夜拉砖,噪声较大。督察组接到群众举报后,当地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检查。第二天15时,被举报的工厂已停止生产。

        在天津,塘沽海安路海防里8号楼的一家烧烤店常年占路经营,不但污染了大气环境,而且也严重影响了附近小区的市容环境。家住这栋楼的居民王大爷说:“这家烧烤店烟熏火燎,通过整治以后我们这里清净多了。感谢政府的重视!你看现在多好,还给我们一个安静整洁的生活环境。”

        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小平易乡,19座黏土烧结砖窑和66个各类非法煤炭生产经营企业被取缔拆除。倾倒在地里和河道里的大量煤矸石被清理干净。生活在附近的居民张先生说:“煤场关闭了,家里比以前干净多了,觉得呼吸也顺畅了许多。”

        反馈意见直击痛点

        针对督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中央环保督察组直指痛点,不留情面。

        2017年12月22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四川省委、省政府进行反馈,反馈认为,四川省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认识不深刻、不全面,对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视不够,发展与保护不同步、不协调。

        督察组在向青海省反馈督察情况时则指出,环青海湖违规建设宾馆、餐厅等旅游设施问题突出,占用草场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草原植被破坏、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同时,此次督察也发现了各省(区、市)在环保方面存在的六个方面共性问题:一是一些地区大气和水环境问题突出;二是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三是一些自然保护区违规审批、违规建设;四是水资源过度开发;五是工业污染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六是农村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督察动真格办实事

        两年来,中央环保督察组所到之处,动真格、办实事,严抓严打严问责,保障了环保督察的大力度实施。

        其力度首先体现在问责人数众多。据环保部介绍,首轮环保督察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13.5万余件,累计立案处罚2.9万家,罚款约14.3亿元;立案侦查1518件,拘留1527人;约谈党政领导干部18448人,问责18199人。

        针对督察中暴露的问题,督察组对相关领导干部依法问责,真正解决地方党委政府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同时,此次环保督察不回避经济利益关系,督察工作围绕企业展开,着力解决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环保“让路”问题。

        老干妈公司是贵阳的名片,也是当地财税的重要来源,但其油烟问题影响周边环境,百姓屡次投诉不见整改。2017年4月,第三批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贵州,督察组一到,就对老干妈公司进行了约谈,要求老干妈公司制定治理方案,倒排工期。目前,老干妈公司已通过技术革新、厂区搬迁等形式进行整改。


        1、环保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一个产品门类相对齐全,污染治理技术及配套服务比较完善的环保行业体系,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产品门类相对齐全的产品体系,基本可满足国内市场对常规环保装备产品的需求。环境服务业方面,从原来单一的工程技术与咨询服务向决策、管理、金融等综合性、全方位的智力型服务发展,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至2015年底,全国环保系统机构总数14,812个。其中,国家级机构45个,省级机构398个,地市级环保机构2,319个,县级环保机构9,154个,乡镇环保机构2,896个。各级环保行政机构3,181个,各级环境监察机构3,039个,各级环境监测机构2,810个。全国环保系统共有23.2万人。其中,环保机关人员5.7万人,占环保系统总人数的24.6%;环境监察人员6.6万人,占环保系统总人数的28.6%;环境监测人员6.2万人,占环保系统总人数的26.5%。

        我国环保行业规模总体仍旧偏小、创新能力不足,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有待健全。从环保技术装备方面看,目前产业规模较小,集中度偏低,中小企业众多,但专业化特色发展不突出且分布较分散,生产社会化协作尚未形成规模。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成套装备依赖进口,生产多为技术含量及附加值低的产品,核心、关键部件的自主化率不高。标准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低下问题较为突出,运行效果难以保证。政策环境不健全,难以有效促进市场需求和健康运行。

        而对于环境服务业,同样存在企业规模较小、创新力不足的问题。此外,政策环境不完善,支撑体系不健全的局面进一步制约了环境服务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环保投资规模仍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截至2015年,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8,80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较2014年减少8.0%。全国范围内14个省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30%),广东、海南、吉林、湖南、福建、河南、辽宁和四川8个地区比重较低,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均低于1%。2015年,全国GDP比2014年增加6.9%,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速呈负增长。虽然从从绝对量看投资规模庞大。但从相对GDP的占比看,国内环保投入的相对规模还处于较低水平,2015年我国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仍仅为1.30%,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尽管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跨过了环保领域治理高峰,但环保投资仍占GDP的比重为2.5%左右,例如欧盟地区2011年的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为2.3%。因此,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保领域的投资仍有庞大的提升空间。

        环保行业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小,但与行业政策关系密切。环保产业是一个具有公益性,同时也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的产业,其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政府干预、引导密切相关。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速与GDP增速的相关性分析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但相关性较小。环保行业不会随宏观经济的周期起落而相应变动,但其变动与政策出台情况紧密相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增速呈现较为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基本每5年周期波动),这与国家历次的环保规划基本相对应,说明环保行业的政策依赖性与驱动性。
        2、环保行业主要经营模式
        环保行业中环保产品生产商主要通过生产、出售产品或提供综合服务来获取收益,业务模式相对简单。而环保服务,包括工程和运营服务则从最初仅为客户提供工程设计、施工服务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的单一业务模式,逐步向EPC+C、BOT等全寿命周期服务模式演变。这种演进既是国际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环保行业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服务水平、节约成本及提高利润水平的内在要求。目前,环保工程及运营领域比较常见且特有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工程总承包(EPC)、托管运营、工程总承包+系统托管运营(EPC+C)、建设-运营-转移(BOT)、建设-拥有-运营-维护(BOOM)等。随着政府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政策的引导和市场化的推进,环保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将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保行业,并推动其快速发展。

        3、环保行业产业链结构

        环保行业产业链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环保行业产业链,其上游主要是钢铁、有色、电力、化工、电子元器件等行业。下游用户则主要包括市政以及钢铁、电力、水泥、冶金、化工等工业行业。环保产业链一个相对突出的特点是,上、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重叠,即环保行业的需求方同时也是供给方,如钢铁、电力、化工等行业。狭义的环保行业产业链,即从环保行业本身看,可以大致划分为:上游环保产品生产,中游环保工程,以及下游环保运营。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