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行负债规模扩张,结构面临调整

        在金融去杠杆和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的背景下,季末节点流动性趋紧的情况在今年尤为明显。年末也是如此,商业银行负债端面临巨大压力。

        一方面,11月中下旬以来,以同业存单和3个月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ibor)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间中期资金利率快速走高,突破年内高点;另一方面,作为“揽储工具”,本月前两周不少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经突破5%,数家股份行也在近期提高结构性存款利率。

        除成本抬升外,负债结构也在调整。按照银行流动性新规要求,存款优于其他负债、长期负债优于短期。这也意味着银行将进一步强化揽存方面的负债能力,同时转道金融债、二级资本债、资产证券化等产品进行资金补充。

        兴业银行(601166,股吧)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明年银行负债竞争还是压力非常大的一年,但是随着各项监管规则到位,竞争秩序会变得更好。“如果未来市场杠杆不继续上升,市场利率基本上会走稳,随着资产端定价水平的提升,预计明年银行净息差会处于震荡状态。”

        负债成本上升

        今年来,银行体系的负债规模继续扩张,但由于资产端去杠杆导致负债派生乏力,负债增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中小银行普遍缺负债、缺存款。

        市场流动性也基本维持紧平衡,尤其是季末节点常常出现流动性紧张。数据显示,截至昨日,3个月Shibor利率较11月初上行46个基点至4.87%,创下年内利率高点。受此影响,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也不断攀升,1个月、3个月、6个月期限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分别升至5.43%、5.34%和5.33%水平,均在近日创下年内新高。

        华创证券债券团队表示,同业存单价格不断走高主要是受跨年资金价格走高、银行滚动发行需求、存单投资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该团队认为,12月的同业存单发行仍然弱于到期,这意味着未来银行仍会加大发行以缓解到期压力,资金价格也会不断走高。

        华南一家大型券商固收分析师也表示,整个同业存单市场存量压缩到8万亿左右就压不下去了,再往下压收益率又得创新高,因此短期的资金面还很难恢复到比较宽松的水平。“从这个层面看,有可能机构在明年上半年还会面临比较大的资产端去杠杆和负债端资金成本的上升”。

        除同业存单外,结构性存款利率也受市场利率影响而升高。由于此类理财型的存款不受存款利率监管指导,容易走量,结构性存款在今年备受部分股份行青睐,尤其是部分存款增长困难的股份行。

        据记者了解,招行、兴业、民生等数家股份行均在近期调高结构性存款利率。以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为例,该行即将1个月期限的结构性存款利率由3.75%调至3.85%,拟发行的3个月期限和6个月期限结构性存款产品利率也一同上调至4.5%。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银行信息化行业市场供需现状调研及未来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拉存款”也是今年银行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临近年末更是如此。一位大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认为,在同业负债规模受限的同时,对一般性存款的需求增加,银行吸收存款的压力相应加大。“此外今年存款增长困难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投资渠道对存款的分流,包括各类资管产品、货币基金等。”

        负债结构面临调整

        负债成本提升,叠加系列监管规定出台,银行负债结构也将随之调整。

        中金公司首席固收分析师陈健恒认为,受流动性新规影响,2018年商业银行将加大中长期稳定负债的占比,加大一般性存款的抢夺。“其中存款是根基,银行明年对存款的争夺会进入白热化阶段。”

        类似的观点也被市场普遍认同。一位华东城商行资产负债部负责人直言,明年的决胜关键不在于资产端的收益有多高,而在于谁的负债稳定性和流动性管理更出色。他预计,在同业负债水平持续下降、银行资金脱虚向实的背景下,明年银行将进一步强化揽存方面的负债能力。

        此外,他认为银行可能会借助金融债、二级资本债、资产证券化等进行长期资金补充和主动负债。“近期就有不少上市银行的可转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在年底获批和发行,都是为明年储备弹药。”

        基于“负债决定资产”的经营逻辑,负债成本的提升和结构调整也将对明年的资产配置形成抑制。陈健恒认为,有助于黏住存款的资产(比如贷款)会成为银行优先考虑的资产,而债券的需求可能仍会受制于债券不易派生本行存款的弱点。

        鲁政委表示,在目前负债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企业贷款定价上升不快,可能会有更多的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零售条线,这包括个人贷款,也包括小微企业贷款。“这种情况下,银行资产端定价水平还能往上走,预计明年银行净息差会是一个震荡的状态,不一定会立刻有明显的扩大,部分银行还会有继续收窄的压力,但好在资产端定价在更快回升了。”

        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分析师杨荣则在研报中表示,明年商业银行净息差将继续稳步回升,其变化主要看资产端定价能力。他认为,明年一季度同业存单纳入MPA考核将促使银行负债结构逐步优化,高息负债逐步减少,负债端成本率下降,而资产结构将优化,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率也将回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