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刻不容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今后3年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重点是打赢蓝天保卫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发布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实施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目前为止已经完成5.7亿千瓦,累计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800多万辆。同时,11万多个村庄完成环境综合整治,近2亿农村人口从中受益。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

  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污染防治这场持久战会给人民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这个冬天,北京的蓝天格外多。”每逢周末,北京市民刘宏会带着孩子到家门口的朝阳公园玩上两小时。“2016年入冬,一到周末就雾霾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现在空气一下子好了这么多。”

  2017年前11个月,北京PM2.5浓度同比下降13.4%,近9个月有8个月为历史同期最低,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是全国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的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环保得到空前重视。以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为重点,我国环境治理进程进一步加快。”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说。

  2016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区域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都下降了30%以上。全国酸雨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由历史高点的30%左右下降到2016年的7.2%。地表水国控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森林覆盖率由本世纪初的16.6%提高到22%左右。2017年前11个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4.7%。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样总结过去5年的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污染防治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正进入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总量仍处于高位。而且我国经济总量和增量持续上升,污染物新增量处于高位,环境压力十分巨大。

  骆建华表示,“我国污染三大源头工业、城市生活、农业,只有城市生活这个源头控制得还可以。工业内部,产业之间不均衡。农村地区也是污染防治的短板。”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总体上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多阶段、多领域、多类型的特点。”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说,污染物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污染程度重;山水林田湖草缺乏统筹保护,生态损害较大;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存在高风险。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污染防治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经济效率、经济成本。

  “绿色发展是倒逼经济发展实现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是扭转资源错配的重要途径。”李志青说,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占用大量社会经济资源。有必要引入更有效的资源配置制度和手段,提高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效益。

  李志青表示,污染防治不断深入,其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全社会应做好承担更高“治污经济成本”的准备。在接下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污染防治攻坚战可能给部分地区发展带来一些“阵痛”。这些都意味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采取综合性措施,构建环境共治体系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环境问题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吴舜泽说。

  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补齐环境短板?骆建华建议,采取综合性措施防治污染,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更多地采取奖励性措施,而不是惩罚性措施;更多采取“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而不是单一的“谁污染、谁治理”模式。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污染防治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和时间表。要充分调动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稳扎稳打,形成治污合力。要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可以考虑建立一套以环境质量达标为目标的规划,比如,空气质量可以制定一项达标规划,以2030年全国PM2.5达到35微克/立方米为目标,分区域分时段分解任务。以规划为着力点,争取到2030年,消灭雾霾、消灭黑臭水体,消灭劣Ⅴ类水等,全面实现环境质量达标。”骆建华说,同时,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治,要推进PPP、第三方治理等方式,撬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全面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3年时间,生态环境是一个突出短板。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既要在源头、过程、末端等环节做好污染减排的减法,也需要做好生态容量、生态空间的加法。”吴舜泽说。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