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治理“白色污染”的成效引热议 绿色包装或成出路?

          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的消息,邀请社会各界围绕不同领域塑料制品的管理要求,提出意见建议。

          这份由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发出的邀请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外卖等新业态的发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装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资源环境压力。塑料垃圾被随意丢弃会引起白色污染,不规范处理塑料垃圾存在着环境风险。

          根据公开数据保守估算,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总和在2000万单左右。以每单外卖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每天所用的塑料袋能覆盖120万平方米的面积,铺满168个足球场。

          此外,还有环保组织调研发现,每单外卖平均会消耗3.27个一次性塑料餐盒/杯,这意味着外卖每天消耗的餐盒超过6000万个。以每个餐盒5厘米高计算,摞起来高度相当于339座珠穆朗玛峰。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还透露,正在研究制定防治塑料垃圾污染的政策文件,按照“限制一批、替代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对不同生产、生活、消费等情形中使用的塑料制品,分领域、分品类提出政策措施。

          一方面是社会对“限塑令”效果的质疑,一方面是快递、外卖等新业态对塑料包装的刚需,中国与“白色污染”的拉锯战前路如何?
 

          各种外卖带来的垃圾泛滥,久遭诟病。据报道,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在电商、快递、外卖等领域推行绿色物流、绿色包装的实施方案。这一“绿色方案”,有望减少外卖包装带来的“白色污染”。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镍污染治理产业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投资价值前景评估报告

          目前,包装垃圾的猛增,已成为生活垃圾的主要增量。2016年,我国仅消耗瓦楞纸箱原纸便多达4600万吨,占全球消费总量1/3。随处可见的包装垃圾,对城乡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明知包装既增加污染,又有一定成本,电商为何还要过度包装?担心运输途中破损,进而引起差评,或许是主要考虑。买家也有同样的心理,导致电商主动减少包装的意愿降低。而对物流行业和包装行业来说,回收再利用成本波动较大、技术瓶颈短期难以克服、行业自治及绿色监管联盟等尚在探索中等因素,也是客观存在。市场各方主体各有各的小算盘,是包装垃圾泛滥的根源。酝酿中的“绿色方案”强调多管齐下,突出治理的“主心骨”,发挥好政府的公共监管与服务职能,正是有的放矢。

          从包装设计的供给侧看,减少外卖带来的白色污染,需要源头治理。监管者要对相关企业实施有效引导,加大环保督查和惩戒力度。应当看到,在传统实体店模式下,经验丰富的包装工程师从结构、材质、制作成本、空间利用等多方面不断改进,已经形成完善的包装体系。比如相机等精密器材的包装大都采用再生纸,紧致、小巧且安全,“简陋”得令人惊讶。可见,网购包装的减量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今天的线上监管需要拿出过去的线下标准,从整个设计生产销售回收链的细节入手,稳步推行商品和快递包装的“绿色方案”要求。

          对治理者来说,要注重疏堵结合,不仅要监管企业“不准做什么”,还要在该主动补位的地方挑大梁,去干那些市场主体“不愿干也干不好”的事情。比如,共建公共回收平台的倡议,就需要政府部门出面牵头、协调,促进单个企业的内生成本共同负担。再比如,对选择绿色技术的企业给予必要支持,包括绿色基金的设立,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信贷优惠等循环经济的产业激励,都需要相关机构统筹协调,避免政策之间的冲突。

          复杂问题的精准施治,考验着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多管齐下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快递业巨大的“绿色”缺口中,其实蕴含巨大的商机,可以预见,未来的包装新业态必将会层出不穷。党的十九大要求,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政府既要用严格的标准指导与监管,又要放松管制,营造适当宽松的市场环境,鼓励竞争与技术创新。另外,对于包装的上下游相关行业,比如快递与物流中的暴力拆卸、磕碰,及垃圾分类回收等,也都离不开职能部门精准施策、有所作为。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包装垃圾期待“绿色转身”,成为符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的新产品。过去几年,快递封装用品“国标”的修订起草工作基本完成,电子运单占比大幅提升,胶带、塑料袋使用量明显减少,末端回收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行百里者半九十,清除过度包装的白色垃圾,还需要各方协同发力,久久为功。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ZQ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