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新养老模式“抱团养老”,养老成我国重点关注和发展产业


      近年来,随着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老年人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精神、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一方面是家庭子女忙于工作顾不过来;另一方面,一些养老机构虽然专业性强但缺乏家庭式的情感关怀。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互为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或同住一个村庄、社区,或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自发“抱团”生活,他们互帮互助、和睦相处。      这种被称为“抱团养老”的新养老模式让不少老人产生了期待。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受到社会各方面高度关注。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我国首个“抱团养老”案例:浙江省杭州市13位老人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近半年。
“抱团养老”作为民间自发的一种养老方式,凸显了老年人对集体互助养老方式的期望和对精神慰藉的需求。老人对“抱团养老”怀有怎样的期待,又存在哪些顾虑?《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有老人愿意尝试新模式
      今年67岁的张作营(化名)是北京市一家国企的退休职工,目前和老伴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镇。
      “子女顾不上老人,老人自己在家孤单,‘抱团养老’是挺好的选择。”张作营告诉记者,他支持也希望自己可以尝试“抱团养老”的养老方式。
      张作营认为,“抱团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空巢老人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退休生活普遍比较枯燥,老两口单独住也会觉得孤单寂寞。‘抱团养老’,往往是有共同兴趣爱好的老人居住在一起,大家没事儿可以聊聊天,下下象棋,生活乐趣会增多不少。”张作营说,“老年人也需要社交,也需要有一些谈心的人。”
      “另外,‘抱团养老’也可以分担生活费用,降低人均生活成本。”张作营补充说,“老年人单独生活,一日三餐既耗费时间和精力,也往往会有剩菜剩饭,浪费了不少粮食。多人一起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除了张作营,其他老人也向记者表达了愿意尝试“抱团养老”这种新兴养老方式。
      “能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抱团养老真的很好,跟孩子住在一起很多时候都不方便。”今年61岁的张香岚(化名)告诉记者,她也有参加“抱团养老”的想法,并且一直在找机会实现。
      张香岚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老伴在多年前去世,她现在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
      “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他们都有工作,又要带孩子。”张香岚说,“德国老年人一直有这种同居互助的模式,大家相互照顾养老。我国现在也已经有了‘抱团养老’的案例。‘抱团养老’是我理想中的晚年生活。”
      担心突发疾病无人照顾
      有的老人对“抱团养老”很有期待,但也有人对“抱团养老”的一些后续问题有些担忧。
      李建斌(化名)今年55岁,在一家金融类外企工作,家住北京市海淀区黄庄,现在和老伴两人居住。
      李建斌认为,“抱团养老”对老人的经济基础也有一定要求,这也是这种养老模式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点。
      “需要保险和退休工资相当有保障,不然没那么容易,从场地、设施配套来看,条件也不能差。”李建斌说,“有相当一部分老人还是喜欢挨着自己的孩子住,隔辈儿亲,喜欢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长大。”
      老人的身体状况也是“抱团养老”这种养老模式需要考虑的。

      “我个人认为,‘抱团养老’更适合年龄不太大的老人。能下床走动,去哪里都可以;如果只能躺在床上,那就麻烦了。如果岁数大了,都走不动了,还是需要子女照顾或者去养老院。”李建斌说。

国内养老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关于“抱团养老”的适用性,家在北京市延庆区的陈家祥(化名)也持相同的看法。
      陈家祥今年57岁,和女儿女婿一起居住。
      “健康的老人参加‘抱团养老’没太大问题,其实最难的是那些患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陈家祥认为。
      “‘抱团养老’像是一个私人的老年公寓,这也是一个办法,条件是有房、有钱、能活动。”陈家祥说,“在一个地方有套房,找几个能谈得来的老人聚在一起,今天吃你家、明天吃我家,平时休闲娱乐,有事相互帮助,这就是老年乐。不过,实现起来确实有难度,因为大家都上了岁数,身体难免会出些问题,还是需要有个人照顾。”
对此,陈家祥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想法,“其实大家一起商量去养老院也是不错的,场地大,健身娱乐设施相对齐全,还有专业人员照顾,身体出现突发状况也好解决”。
有人建议签合同明确责任
      李建斌告诉记者,“抱团养老”的初衷非常好,但在实际集体生活中需要不断磨合,尤其是对于居住在一起的人来说,他们的素质、生活习惯需要很相近。
      “养老院里的人彼此之间没有经济关系,又都与养老院有经济关系,看似自愿的组合其实有强制的意味,关系疏远,矛盾也就少了;而‘抱团养老’的形式看似彼此关系紧密,实际维持起来是有难度的,老人之间有时候也有些小肚鸡肠。”李健斌说。
      在首个“抱团养老”成功案例中,一条被认为比较成功的经验是老人签订了《结伴养老协议书》。
      据媒体报道,“协议书对卫生绿化、不打听个人隐私、房屋租金、伙食费、值日等方面做了规定,一共11条,所有参与‘抱团养老’的人都有签字”。
      对于“抱团养老”协议书,刚刚从北京市一家国企退休的李志华(化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感觉问题慢慢就会出现,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最后有可能不欢而散,‘抱团养老’协议书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相见好,同住难。”李志华认为,最好还是找相关律师咨询一下,签个合同靠谱。
      “都是老人,万一出事了,风险太大。比如,万一闹矛盾吵架,有老人心脏病发作造成不良后果,这事儿怎么办?”李志华说,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抱团养老”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养老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养老产业有养老住宅、食品服饰、医疗护理、家政服务、娱乐生活、老年教育、老年金融、老年旅游八大产业链,是我国未来重点关注和发展的产业。 


       2013年在支出比重上,老人把将近一半费用花在食品上,教育和旅游等费用相对很少。这既有老一辈人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也有可支配收入不足的因素。 

       纵观整个养老产业链,不仅要满足老年人的医疗护理需求,也需要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养老产业具有医护以及消费双重属性,我们需围绕这个养老产业链构筑一个完整的养老产业生态圈,让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国家政策助力养老产业蓬勃发展 

       国家近年来十分重视养老产业的发展,密集出台了多个重要文件,对养老服务标准、养老服务市场放开、医养结合、养老互联网建设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2017年3月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资料来源:互联网,观研天下GSL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