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保险业“寻梦”大健康热情高涨 垂直领域寻商机

  做长、做深产业链,结合保险和健康管理的优势,方可推动二者的紧密结合

  在迈向健康中国的路上,保险业大有可为。目前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激发了保险业“寻梦”大健康的热情。

  健康产业的市场无疑十分巨大,保险业应当以何种姿势拥抱大健康?在业界人士的探讨中,“垂直领域”被多次提及,通过保险与健康管理的结合,做长、做深产业链,形成合力,促进保险业和健康产业的共同发展。

  探索在路上

  近日,新华保险以自有资金投资北京新华卓越康复医院有限公司的申请获得保监会批准。“推动医疗健康管理服务与保险业务相互促进,深化业务协同,优化公司的医疗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供给。”保监会在批复中提出相应要求。

  这只是险资频频入局医疗产业的一个侧影。

  事实上,保险公司寻求与大健康产业相结合的探索从未停步,尤其是大型保险公司在医疗产业领域的布局已经颇有成效。

  例如,泰康人寿在投资、收购二三线城市社区医院之外,在部分城市还获得了医疗保险服务定点资质,三级综合医院泰康仙林鼓楼医院也已经运营。阳光保险集团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由险资主导管理的医院阳光融和医院。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过这些“保险+医疗”的实践时间还不长,双方结合的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有业内人士指出,保险业进军医疗领域目前还缺乏经验,投资金额较大,但是否能成功提升管理水平,有效控费,促进保险和医疗的协同发展,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健康保险产业市场现状规划调查及未来前景趋势研究报告

  《健康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让险企更加深入地思考保险与健康的融合。“健康保险产品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其分摊的成本不得超过净保险费的20%。”该征求意见稿提出。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华刚认为,这对险企来说意义重大,有更大的空间将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从以保障为主前置到预防和保障为主。在这方面,上述征求意见稿提出,险企可以提供健康风险评估和干预,提供疾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养生保健等服务,降低健康风险,减少疾病损失。

  可以看出,保险与健康管理产业有诸多结合点,而以何种方式来结合方可求得长远的发展才最为关键。

  垂直领域寻商机

  在业界人士对保险业和健康管理结合模式的探讨中,“垂直领域”被多次提及,通过保险与健康管理的结合,做长、做深产业链,形成合力,促进保险业和健康产业的共同发展。

  有过种牙经历的人都知道花费很高,不过,有保险公司与三甲医院合作推出的种牙险却降低了这种花费。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该保险比直接种牙的花费要小,而对于医院来说,险企为其增加了种牙的人数。有人将这种模式比喻为团购,从客观效果上来看,确实也实现了险企、消费者和医院的多方共赢。

  事实上,这种结合还只是一种尝试。“很多保险产品可以参考这种思路,将保险和医疗紧密结合,未来重要的领域在垂直领域,关键在于如何构建针对某种疾病的保险和服务。”潘华刚表示。

  据他介绍,爱心人寿在“保险+医疗”的模式上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推出了一款保障用户孕期的特定疾病及早产儿疾病的保险,如果出险,险企在给予经济补偿之外,还提供孕期管理、婴儿喂养等多种整合资源的服务。“我们虽然业务刚开始,但咨询量非常大,每天有200多条咨询,现在出现了4例早产儿案例,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床位与专业医疗推荐,提供将保险保障与服务结合起来。”潘华刚表示,这让他们相信,在“保险+医疗”的垂直领域做产品和服务一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东吴人寿总裁徐建平看来,保险与健康产业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而在融合路径上,有三个层次。“一是从保险产品到保险服务,二是从服务到健康产业的投资,三是从健康产业到健康服务生态的打造。”他表示。

  具体来看,第一步的关键在于以健康管理为切入点来介入健康资讯、慢病管理、健康档案、移动医疗服务等大健康服务,构建健康服务体系;第二步的关键在于有选择地进行医院、体检、养老社区等健康产业的投资和布局;到了第三步,则是健康服务生态的打造,在产品、服务以及健康产业的基础上,结合新技术的应用,可实现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通过用户数据的拓展和相互转化来逐步实现垂直化的经营,形成自己的大健康服务平台和生态。

  主动拥抱大健康,已经成为多数人身险公司的共识。2017年上半年,新华保险首年健康险保费占比达36.4%,该公司董事长兼CEO万峰预期,到2018年这一占比将提升至48%到50%。分析人士认为,在保险主业不断倾向健康险的同时,其在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等领域的投资将有更多举措。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