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外资对A股兴趣渐浓 有望出现“万亿”级别流入

  距离A股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仅剩近半年时间,外资对于A股的关注度持续升温。记者获悉,近期国内部分优秀的公、私募基金迈出国门,进行了一场A股投资路演,在多伦多、纽约和波士顿等城市向全球机构投资者介绍A股市场的最新情况和投资策略。

  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外资对A股的增持步伐超出市场预期,已成为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甚至影响了A股的估值体系。未来,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依旧有望出现“万亿”级别的持续流入。

  外资对A股兴趣渐浓


  国内一家券商在11月中旬组织了一场面向海外的A股投资路演,国内部分优秀的公、私募基金借此机会迈出了国门。

  据悉,此次路演的听众包括北美最大的养老金和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有在A股投资多年的机构,也有从未涉足A股的机构。

  沪上一家公募基金的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北美的一些机构由于配置渠道比较多,所以此前对于A股的关注度比较低。此次交流发现,这些海外的机构对于中国的科技股兴趣很浓。

  世诚投资全球业务负责人王崎认为,在离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只有6个多月的情况下,外资对A股关注度上升理所当然,况且A股指数今年表现还不错。在其看来,A股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央行数据显示,海外资金持有A股市值已超过1万亿元,其增持的步伐超出市场预期。世诚投资预测,未来3年到5年间,外资持有A股市值有望达到4万亿元。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股票配资行业盈利现状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也对记者表示,近期去海外拜访了外资股东方,并与海外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交流。据其了解,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目前仅仅是“试水”,规模还较小,但对于A股市场的关注度明显在提升。

  在中信证券分析师看来,比 A股预期收益率高的市场不如A 股安全,而安全性与A股差不多的预期收益率又大多不如A股高。再考虑到资产规模与对应的资金容纳能力,以及海外机构普遍低配的现状,2018 年A股在全球权益中的配置价值依然很高。

  海外配置A股的资金以机构为主,那么,这些机构增配A股真正的考量又是什么呢?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根据海外路演交流和观察的结果,发现影响海外机构A股决策主要因素包括风险预期、政策制度、经济趋势及人民币汇率等。

  据悉,外资对新兴市场的长期配置首要关注是“风险”。上述分析师认为,这方面A股最近几年的“加分”非常明显。一方面,与过往相比,中国的经济政策更注重防风险,有效的防风险政策推进使得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明显降低,这十分重要。在其看来,中国将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不会陷入类似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泥潭,也不会如拉美一样受到债务危机的打击。

  另一方面,中国市场更加开放,依旧会继续释放政策红利。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以及A 股正式被纳入MSCI 指数,外资配置A 股的便利性和必要性都在逐步提升。

  龙头领涨A股能否延续?

  事实上,外资已经成为2017年A股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据中信证券统计,截至9 月底最新数据显示,外资对国内股票与债券的持有规模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合计2.13 万亿元。考虑到外资对于A股的配置集中于行业龙头,目前寻找“高性价比”的配置已经较为困难,因此,未来的投资难度也在加大。

  据了解,目前外资主要通过QFII 与深港通、沪港通等途径流入A 股。招商证券认为,随着A股被纳入MSCI 指数,未来QFII 和RQFII 的规模还会加速扩大,预计明年RQFII 和QFII 投资额度将会增加2200 亿元。如果投资额度中有一半流入A股,有望带来1100 亿元资金。今年以来,深港通、沪港通资金持续净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外资青睐行业龙头,今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在王崎看来,对于QFII而言,未来最大的挑战是,由少数股票引领市场的局面是否还能继续,大盘蓝筹的基本面是否能跟上估值的进一步修复。

  昨日A股市场出现深度调整,如外资青睐的海康威视、美的集团、恒瑞医药等均出现了较大跌幅。沪上一位今年以来业绩超过50%的私募基金经理坦言,近期确实兑现了部分收益,将仓位控制在了七成以内。在其看来,年底机构兑现收益的需求,以及部分白马龙头股估值较高,市场确实需要一波调整,才能为明年的投资预留空间。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认为,明年或许依旧会延续今年的市场风格,但投资难度会加大,需更加重视研究深度。

  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龙头股的天花板由其所处经济体总量决定,中国龙头在国内像是价值股,但在国际资金眼中是越来越可靠的成长股。据其测算,国内龙头未来两年预期盈利复合增速均值是18.7%,而对标的国际龙头样本只有9.7%,而且前者普遍还有更高的ROE。大部分国内龙头相比其国内同业和全球对标者,能以更快的速度消化估值。

  最新数据显示,就在昨日市场指数下跌之际,沪港通资金逆市抢筹A股,沪股通净买入创6周新高,显示外资关注度仍维持高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S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