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债市跌势持续 10年国债收益率触及4%

       债市跌势持续。

       11月14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170018部分成交价升至4%这一市场心理价位,创2014年10月以来高点,后收复部分失地,当日10年国债加权收益率报收3.95%。

       国债期货则上演“V”型反转:10年期债主力T1803收涨0.27%,盘中一度下行0.40%;5年期主力合约TF1803收涨0.20%,盘中一度下行0.15%。

       14日的大跌,让诸多市场人士大感不解,因为当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生产、投资、消费、房地产等数据有所回落;而数据的回落,对债市而言,本应是利好消息。

       实际上,10月以来,债市已经历多次动荡,收益率在动荡中不断走高,屡屡打破市场多头的幻想。10月9日(国庆后首个交易日)至今,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上行了约30BP,10年期国开债则上行了约50BP。

       “出利空就跌,出利好也跌,没消息依然跌。”有市场人士不禁如此感慨称。

       基本面反应钝化

       国家统计局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2%,预期6.3%,前值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0%,预期10.5%,前值10.3%;1-10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7.3%,预期7.3%,前值7.5%;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7.8%。

       “经济数据低于预期意味着经济基本面走弱,长债收益率应该下行,但没想到今天还是破了4%。”北京一位基金公司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实际上,此前央行提前开展长期限逆回购、公开市场大规模净投放等维稳措施,均为债市利好消息,但这些消息难转市场预期。
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认为,目前,基本面的边际弱化,在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出现了钝化迹象;“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不超预期便是利空。”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期货产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其解释称,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这种回落已经成老套路,季末月后的4月、7月无一不是如此,投资者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适应力与惯性,而“一个老东西要再产生新的较强的边际利好是很难的”;二是基本面回落的幅度并没有特别大,不足以带来太多的惊喜,对于未来的监管与货币都很难构成压力,很难改变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

       不过,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CPI数据显示,10月CPI为1.9%,相比9月份1.6%上涨0.3个百分点,略超市场预期,这也给债市带来了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新兴经济体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在大幅走高,比如印度、南非等。市场分析指出,这与近期油价突破60美元,且中东局势不稳有关。

       交易盘主导局面叠加

       “10月份以前,大量券商、基金增持了很多国债,看多情绪可能比较高昂。”前述北京某基金公司交易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但随后的10月份,债市大跌,诸多交易盘选择抛国债避险,“从数据来看,基金从之前几个月大幅增持,到10月份时已出现减持现象。”

       “同时,银行这样的配置盘可能觉得还有其他利空在路上,收益率可能还要上行,选择按兵不动。导致的结果是目前债市的格局为交易盘所主导,而交易盘目前处于悲观的情绪中。”该人士说。

       李奇霖亦表示,10月份银行增持了2194亿的国债,但配置盘力量还不够强(存款流失、地方债占用额度以及利率供给偏多)是关键问题所在,“抵不住交易盘在预期惯性下出于止损而引致的抛售压力。”

       李奇霖总结称,当潜在利空预期(上周金稳委开会、通胀预期等)和基本面反应钝化这两个因素,配合上现有的交易盘为主导的市场结构,足以解释此轮债市暴跌:对基本面利好反应钝化,但稍有利空就会被放大,连续触发止损线,连续抛售,弱的配置盘难以托底,利率连续快速上行。而要扭转市场预期,需要强有力的利好消息提振,或是潜在利空落地或被证伪,形成新的预期差。

       债市核心矛盾何在?

       对于债市的现状,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直言,当前的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偏离基本面和央行的定价逻辑,用任何传统的债券市场分析框架均无法解释近期的频繁无利空暴跌,以及对利好的无视,市场对利多消息的解读是利多出尽,反而成为了更好的做空机会。

       其认为,目前债市的核心矛盾在于:债券市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特别是对潜在的“紧货币+严监管”的担忧,导致债市呈现“出利空就跌,出利好也跌,没消息依然跌”的罕见局面。

       邓海清认为,即使考虑政策问题,当前债市也已有透支和超调之嫌,长期来看债券市场的配置价值非常充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数位市场人士均认为,从逻辑上判断,目前国债利率中枢偏高,市场存在超调的情况,但同时又对利率是否能平稳乃至下行,表示怀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