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贾跃亭时代”翻篇 乐视网宣布无限期停牌


         虽然上市体系已经更名,但乐视危局的剧情根本停不下来。最新的消息是,乐视网宣布继续无限期停牌,理由是本次重大资产重组涉及重大无先例事项。

         更早的一周,在新任董事长孙宏斌的主持下,乐视网更名为“新乐视”,媒体解读为“新旧乐视”的正式切割,仿佛乐视的“贾跃亭时代”已经翻篇。

         太阳底下从来就没有什么新鲜事,资本迷局、公司乱象,总能让人拿出历史上的经典案例来对照,分析成因,探寻前路。近年来发生在乐视这家公司的故事,似乎可以从十年前“太子奶”的争斗剧情中找到相似情节:被加速边缘化、却又不失控制权的贾跃亭,让人想起当初同样边缘化却又不肯撒手控制权的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而踌躇满志的孙宏斌,不禁让人想起当初同样踌躇满志托管太子奶的文迪波。

         与多位法律界人士探讨发现,太子奶与乐视危局的前因后果,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对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漠视。

         从起高楼,到宴宾客,从宴宾客,到楼榻了,乐视与太子奶经历的几乎一个模板的历程;番然回溯,李途纯和太子奶的故事,走到了尽头。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不妨从李途纯、太子奶的故事中,拆解贾跃亭的招,预判乐视的未来。

         宴宾客 起高楼

         太子奶起高楼,从巨额资本注入开始;乐视起高楼,也从巨额资本注入开始,前者是国际投行,后者主要是国内资本。

         2006年底英联、摩根、高盛三大投行向太子奶注资7300万美元;次年,花旗银行牵头的国际银团向太子奶集团提供6.5亿元人民币的贷款;其后又有株洲市中行、华夏银行等中资银行向太子奶提供各计3亿元贷款。但此后一年半时间,太子奶就资不抵债。

         十年后,贾跃亭也是“置酒未央宫”,大宴宾客。2014年底回国后的贾跃亭,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发布会和融资谈判。此后乐视体育、乐视移动、乐视云、乐视影业、乐视汽车等合计融资不少于200多亿。

         另据媒体统计,自2010年乐视网上市以来,整个乐视系,包括二级市场直接融资纪录(含发行股份、增发和发行债券)、贾跃亭个人股权质押,生态子公司在一级市场的融资以及有担保的融资合计达到千亿级别。

         从疯狂融资到债务风险爆发,乐视也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仅以乐视体育为例,2016年4月其B轮融资总计80亿人民币。半年时间,乐视体育账上就“没钱了”。与之类似的还有现金流不错的乐视手机和易到汽车,同样被供应商和加盟司机追债。

         2007至2008年,拿到巨额注资的李途纯,在全国扩张了五年太子奶生产基地,耸立在株洲总部金碧辉煌的城楼仍在见证当年基建的疯狂。

         也是两年的时间,乐视的七大生态“万丈高楼平地起”,乐视系由一家提供视频和与视频内容相关设备的公司,眼花缭乱地建起了内容、手机、大屏、体育、汽车、互联网金融、以及互联网及云七大生态系统。

         荒唐有时不抵常识。就太子奶而言,如果按设计满负荷运转,株洲生产基地24万平方米厂房及相关设备全部开动,那么株洲高新开发区一半的自来水和几乎全部的污水管道必须供太子奶使用;如果所有产品和原材料全部投入物流,那么栗雨工业区所在的京珠高速则必堵车。

         李途纯规划的五大生产基地,年产值将达300亿,而实际上乳业巨头蒙牛至2007年年销售额也不过213亿。

         相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更难识别其真实面目。 反正“卫星”贾跃亭也没有少放。其发布会召开之频繁,PPT制作之精良,被调侃为“PPT公司”。

         从乐视网上市伊始,对于乐视模式的质疑声从未停止。2014年底,贾跃亭在风暴和漩涡中“全身归来”,打出“生态化反”的旗帜招睐资金。但版权内容生态依然烧钱不止,大屏生态则巨亏赚吆喝;所谓FF汽车公司与乐视之间的关系云遮雾罩;乐视汽车的北美工厂,则“惟有风的呼啸和鹰的盘旋”。几乎没有自我造血功能的乐视非上市体系,看上去像个喂不大的“巨婴”。

         楼塌了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当投行和外资银行的钱纷纷打进太子奶的账号时,一名太子奶的中层以为这下好了,就算太子奶上不了市,也可以过几年舒服日子。谁知,几个月的时间,他再回到总部,就被财务告知账上已经无钱可用了。

         2016年4月,乐视体育完成B轮融资,由海航领投,中泽文化、体奥动力等20多家机构及十数位一线明星投资者跟投,共融得资金80亿元。但拖延到2016年11月变更工商登册时,机构们才发现,乐视体育公司账上的融资,早已不翼而飞。

         那么,钱到哪里去了?

         首先是“买”。


         当初李途纯让员工搜集最美的“总部办公楼”,光这些房子图片的打印费就花去了60万元。太子奶破产管理人的清债报告中,发现了一些虚假的基建合同。如果公司顶层就开始腐败,通过基建搞钱是传统经济中最容易也最常用的手段。

         到了乐视这里,手段由基建变成了IP版权,由固定资产走账,变成了无形资产走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开价10万美元的体育赛事IP,乐视体育慷慨到花了6倍的价格去购买最后还没有播放。

         李途纯让他的下属去寻找全世界最漂亮的房子;贾跃亭给负责版权采购的高管任务也是,买到业内第一名。逻辑与本质,何其相似。2006年融资成功至2008年底危机爆发,太子奶有十亿元资金亏得不见踪影;而乐视特别是非上市体系的资金、财务窟窿,仅凭公开资料,目前外界还远未参透。

         在面对株洲市经侦部门的调查时,太子奶的财务负责人只有一句话:“真账没有,假账不全”;也有媒体报道,在乐视体系,不止一名财务人员因为强迫转账而离职。

         战略撤退

         无独有偶,乐视和太子奶的资金危局,都在供应商这个点上爆发。现在看来,资金链危局前的企业,都有类似的前兆。十年前,太子奶以向经销商收取预付款,并以120%的比例,后来甚至150%的比例高返点发货,李途纯甚至因此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嫌疑被株洲市警方羁押。

         类似地,乐视以硬件巨亏的代价补贴“50年”乐视会员、易到高额充值返现、乘客充值1500元送1部手机等等这样的方式来竭泽而渔,可见乐视对于短期现金流的极度饥渴。

         百度百科上贾跃亭的职业一栏,写的是“企业家”,可是贾跃亭与近日高层发文倡导的“企业家精神”,差的何止一个筋斗云。

         近日上市公司乐视网发布一则公告,敦促大股东履约借款承诺。可是,已经撤出的资金,还有再还回去的可能么?

         没有证据表明贾跃亭家庭最早撤离资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其从乐视体育、乐视手机、易到以及乐视网,通过收回借款、高位减持、股权质押,已经撤回数百亿元资金却是各大媒体均有指认的事实。

         在今年1月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中,孙宏斌确认,“80亿中有30亿被用到了其他地方,要是还回去体育就不缺钱了。但有媒体指出,仅乐视体育而言,资金挪用远不止30亿元。

         与贾跃亭大撤退类似的是,李途纯家族的战略撤退也曾见诸报端。早在2009年,债权人花旗银行也发现了李途纯家族转移四大类属于太子奶企业的资产,并向地方政府报告相关调查情况。

         2016年年底,贾跃亭称,愿领1元年薪,但不会放弃乐视系的控制权。不放弃控制权,是不愿还是不能?如果从李途纯的几次“控制权”争夺战来推演, 贾跃亭真不可能放弃乐视系的控制权。

         2008年太子奶危机发生,直到2011年太子奶被新华联和三元集团联合主体以破产重组的方式兼并,李途纯作为将太子奶拱手“托管”的前实际控制人,从未停止过对太子奶控制权的争夺,甚至搅黄了地方政府主导的几家意向企业战略重组投标会。

         为什么会对已经资不抵债的企业如此耿耿于怀?仅仅是出于创始人对企业的感情吗?知情人透露,关键词还在于一个字——“账”。

         无论哪一方来重组太子奶,都少不了“翻旧账”,查资金去向。同样的道理,除非孙宏斌或者其他后来的资金投入方或重组人承诺,不追究过往账目和责任,否则孙宏斌与贾跃亭,正如文迪波与李途纯,蜜月期又能有多久?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也是大部分投资者和债权人最为担心的:因为存在非公开交易或是秘密协议,有的投资或者债权损失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补偿,他们与贾跃亭之间的利益冲突因得到弥补而“相安无事”,让真相继续隐匿。

         当初花旗银行发现李途纯家族转移资产的问题,作为国际三大投行的高盛、英联等,难道就没有发现问题么?显然不大可能。但结果是,各方面利益交织,三大投行对转移资产的行为最终均未追索。

         太子奶的案例告诉我们,资本与企业之间,无论是控制权的博弈,还是资金的博弈,都只是表面的博弈,最后贾跃亭是像李途纯一样全身而退,还是像五峰农业创始人朱金凤一样,被投资人诉诸法律,刺破其公司面纱,否定法人人格,追究其个人无限责任,那要看资本与企业,背后力量的角力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