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细数利用比特币炮制的骗局

         继七部委叫停代币融资,再到比特币中国交易喊停,监管高压之下,比特币的风险被层层揭示。由于普通投资者缺乏对比特币的基本认识,比特币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炮制出一个又一个骗局。

         ——比特币传销。于2009年问世的比特币,短短八年暴涨了500多万倍。比特币的持续热炒,让国内外不法分子抓住了人们快速致富的心理,利用虚拟货币概念,炮制各种传销骗局。

         2015年香港一个比特币支付平台突然关闭,涉及金额高达30亿港币。该平台称,投资者以40万购买比特币采矿合约,每日赚取比特币,约4个月可回本,一年可额外赚取60万。网站还游说投资者介绍他人购买子合约,如主合约下有3份子合约,其中2份子合约会向主合约提供20%和30%的花红,回本期提早大约15天,这种拉人头获利是典型的传销模式。不法分子打着创新的幌子,通过重奖拉人头,层层发展下线,由于早期的投资者被支付的利率来自于后面投资者的资金,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或组织者突然失联,投资者将损失惨重。

         ——比特币矿机诈骗。比特币的生产在专业圈里称之为“挖矿”,挖矿设备的性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获得比特币的效率,因此需要强大且昂贵的专门设备,此类诈骗案件就是针对希望购买“挖矿机”的投资者。通常在订购设备时,投资者被要求先付订金,但由于比特币及其挖矿机在国内认知度较低,流通监管空缺,出现了比特币“矿机”一批多卖,卖家或中介收到钱后即卷款跑路、消失的诈骗案件。

         ——比特币交易平台、相关软件诈骗。与比特币相关的交易平台、软件、公司利用各类宣传手段吸引公众存入资金或比特币,一旦客户入金达到一定水平,诈骗者就直接转移客户资金。以比特币钱包为例,比特币钱包是用来储存比特币的虚拟钱包,骗子使用某些知名的、真实的钱包标志和名称来包装虚假的钱包应用程序,以欺骗用户,用户不慎下载虚假钱包后,其存入的比特币就会落入骗子的钱包。

         此外,还有不法分子会通过模仿比特币构建平台系统,操纵山寨币的产生及交易行情,吸引投资人购买,等时机成熟后再大量抛售,致使投资人巨幅亏损。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比特币网络钓鱼。钓鱼诈骗包括向客户发送邮件,通知他们获得比特币,但是需要客户通过邮件中的链接登录自己的比特币账户才能领取,由此这些钓鱼诈骗者就能取得客户账户的控制权。

         ——利用比特币洗钱。比特币及部分比特币交易平台已成为赃款转移的一个重要平台,由于其交易便捷,监管难度大,客观上帮助犯罪嫌疑人完成了洗钱过程。2014年8月5日,黑龙江省绥化市某公司会计董女士在QQ上被冒充该公司财务总监的骗子骗走了1200万元,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利用3张银行卡转移赃款,这3张银行卡分别对应了3家位于北京和济南的比特币公司账户,犯罪嫌疑人用赃款购买了比特币,再将比特币放在境外注册的虚拟钱包里,接着犯罪嫌疑人去澳门将比特币卖给境外的比特币平台,完成套现洗钱的全过程。

         ——利用比特币进行非法集资。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随着首次代币发行(ICO)热度暴增,投资者范围不断扩大,过度炒作、哄抬价格、诈骗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此前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提到,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专家指出,投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更多是一种投机行为。由于缺乏实际兑换价值,且自身价值不以“货币锚”为基准,容易受到监管政策变化的影响,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者应当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对各类使用“币”的名称开展的非法金融活动,一定要擦亮双眼,提高警惕,不要被所谓的“快速致富”所诱惑。及时举报相关违法违规线索,理性选择合法投资渠道。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 同比增长14.8% 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 同比增长17.1%

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 同比增长14.8% 游客出游总花费5.75万亿元 同比增长17.1%

1月22日,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出游人次56.15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24亿,同比增长14.8%。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43.7亿,同比增长16.3%;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12.45亿,同比增长9.9%。

2025年01月23日
截至2024年1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为144155只 规模达19.91万亿元

截至2024年1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为144155只 规模达19.91万亿元

1月1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155只,存续基金规模达19.91万亿元。

2025年01月17日
2024年我国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出口结构则不断优化升级

2024年我国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出口结构则不断优化升级

据最新海关统计,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创历史新高。从增量看,全年外贸增长规模达2.1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1年的外贸总量。其中,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8年保持增长。

2025年01月14日
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放宽 “一日售罄”局面频现

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放宽 “一日售罄”局面频现

2025年1月1日,《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互认基金新规”)正式开始实施,新规最受市场关注的修订莫过于将互认基金客地销售比例限制由50%放宽至80%。

2025年01月09日
2024年我国公募基金年度清盘数量首次超300只 创近五年新高

2024年我国公募基金年度清盘数量首次超300只 创近五年新高

从行业来看,截至12月24日,年内共有303只基金清盘,同比增长19.76%。具体来看,年内清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共119只,债券型基金88只,被动指数型基金69只,FOF和QDII则分别有25只、2只。

2024年12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