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非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纷纷裁员关店 消费金融牌照将争夺激烈

         我国的消费金融正进入爆发期。不过,近期多家涉足消费贷的机构纷纷收缩业务,或关店或裁员。业内人士坦言,消费金融前景依然被看好,但是强监管之下,不合规以及规模小的平台退出将成趋势,而非持牌机构获得低成本资金难度也将加大。

         Wind数据显示,1至8月,居民新增消费性短期贷款达1.28万亿元,已达去年全年的1.54倍。市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各大机构“跑步”进入这一领域,除了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多家网贷平台也纷纷转型布局这一领域。

         但是,有些机构为了扩张规模、追求利润,铤而走险进行各类违规操作等,使得整个行业的风险系数增加。

         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贷几大陷阱,最常见的是收费陷阱,部分机构除了高额利息,还在未提前告知客户的情况下加收服务费、管理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另外,部分机构还肆意篡改客户的分期期限等,如不经过客户同意私自将12期分期改为24期甚至被改成36期。

         成本高部分机构撤出

         经过一轮激烈的竞争,近期多家消费金融机构纷纷收缩业务。如深圳某老牌的消费金融助贷公司,就宣布关闭多个城市的业务并裁员。

         对此,某知情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这些公司均是非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收缩业务是因为银行等机构资金支持力度减小了,融资速度无法跟上,容易造成资金断裂;另外,竞争加剧导致线下获客成本高,欺诈风险高。

         前述人士进一步解释称,监管趋严,银行等资金提供方出于风控考虑,会对金融机构减少这方面的资金额度,而非持牌机构首当其冲。

         记者了解到,不同类型机构的资金成本差异颇大,如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同业拆借、同业授信,以及资产证券化,可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资金成本在4%~6%之间,而非持牌机构中,向C端理财获取资金的成本动辄10%以上。

         不过,对于消费金融的发展,业内纷纷看好。马上消费金融、招联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越去年全年。

         多方预测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消费信贷余额将达到10万亿级的规模,年化增长率在20%以上。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调研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消费金融牌照

         争夺将更为激烈


         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助理首席风控官杨明认为,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消费金融公司远未达到充分竞争。不过,监管趋严之下,行业将告别野蛮生长。

         “很多涉足者都将该行业想得太简单了,稳定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完善的风控体系等,这些都并不容易。”杨明指出。

         而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在获取低成本资金方面,持牌机构的优势将更加显现,银行等机构的资金支持会更倾向于持牌机构。未来,消费金融牌照争夺将更为激烈。

         相关新闻

         消费贷被严查 放贷审慎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央行和银监地方分支近期在调查挪用消费贷用于购房或投资。

         广州方面,9月中旬,央行广州分行与广东银监局已联合下发《关于消费贷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机构严格执行贷前交易背景真实性调查,加强受托支付审查和资金流向监测,强化贷后贷款用途验证和管控,多方查证贷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规性。不仅如此,个人消费贷还不得超10年、最高100万元,已抵押房产未全部归还贷款前,不得以再评估后的净值为抵押追加贷款。

         广州地区某股份制银行相关人士告诉记者:“近期分行已要求,强化查证消费贷的贷款用途,我们对放贷也很审慎。”

         记者观察

         开发商

         纷纷拓展新融资渠道


         记者发现,今年以来,正常途径流向楼市的资金监管严格,开发商今年前8个月资金到位同比增速比1~7月份回落0.7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也降至2.4%。因此,不少开发商积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9月29日,中粮地产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通过金融机构设立“中粮地产购房尾款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并计划向不超过200人的合格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规模为不超过15亿元,期限不超过3年。同时将对外提供财务资助额度由156.82亿元提高至255.705亿元。

         境外融资也成为不少房企的重要选择,8月3日,华润置地与多家境外银行签订了一笔高达110亿港元的贷款融资协议,期限为5年。另外,包括绿地、融创、中海地产、龙湖、碧桂园、雅居乐等房企都分别发行了5亿~10亿美元不等的境外债,以补充资金需求。

         中原地产最新数据显示,7月单月,房企海外融资合计达32.8亿美元,年内累计海外美元融资额超过250亿美元,相比2016年同期的82.7亿美元已经大幅上涨。

         有分析认为,短期而言,房地产通过银行以及证券市场融资依然有难度,不排除越来越多的房企选择境外融资,特别是在港股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