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旅游新供给 刷新人们的出游幸福感

  国庆中秋长假来了,旅游市场又热闹起来。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近日发布的《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旅游市场预测》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双节相逢,人们出游意愿高涨,国内游、出境游、家庭游、乡村游等多种旅游产品销售火爆。预计8天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将接待7.1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达59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2%。

  假日旅游市场的表现,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供需两旺的缩影。“越来越多中国百姓愿意旅游,并在旅途中体会到更多满足感,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的成色更足。”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步入大众旅游时代,2016年全国国内游44.4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3次。“蛋糕”增大的同时,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从“拍一张照片”到“看当地文化”,从“到此一游”到“体验一周”,游客需求更多样、眼光更“挑剔”。

  面对蓬勃兴旺的新需求,旅游供给侧拉开了一场扎扎实实的全面改革。建成旅游集散中心2500余个、在建旅游风景道3000余条、在线旅游消费占比超20%、旅游幸福指数93.6……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交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摸底“成绩单”,游客选择更多、产业空间更大、带动作用更强,旅游新供给不断刷新人们的出游体验。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旅游+”火了。从“旅游+农业”“旅游+科技”,到“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让旅游市场惊喜连连。在山东临沂梅家埠街道的万亩葡萄基地,游客们尝着新鲜葡萄,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玩累了,品一品本地特色葡萄酒,吃一顿简单却风味十足的农家菜,体会悠然宁静的田园生活。小小一颗葡萄,换上“旅游+”的思路,不仅赢得游客点赞,还成功带动一连串产业。

  全域旅游来了。旅游融入发展“一盘棋”,不再是景区内外“两重天”,哪里都是风景。先到吴越钱王墓、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再游江南布达拉宫台回山梯田、西山古村落,后去霞坞集贤祠堂和万山来朝的真子坑小龙脉……在浙江衢州长虹乡,八方游客沉醉于一幅自然和人文交织的美丽画卷。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下,长虹乡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服务质量,把全乡“打包”创建成“村村有景点、处处可游览”的“诗画江南”,令人流连忘返。

  特色产品多了。“特”字当头,吃、游、住、购、娱等领域竞相升级。西安回坊风情街每天都是人气爆棚,灌汤包、羊肉泡馍、油泼面等特色小吃,让游客大饱口福;在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游客能近距离体验“一杯牛奶诞生记”,还能了解游牧民族乳文化的发展史;住进云南大理的特色客栈,白天漫步苍山洱海之间,或走上古城街头感受不同的文化,晚上泡一壶茶,在当地白族的古乐演奏声中仰望星空、放飞心情。

  发展模式新了。“旅游的幸福属性,体现在共建共享。”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旅游不是建设方、管理方“圈地收钱”的游戏,而是让游客和居民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过程。“开发一个景、富了一个村”“猪棚变金棚、叶子变票子”,各种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姑娘山徒步、九顶山滑雪、松州古城赏灯……四川阿坝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当地没有“任性”开发,而是注重自然风光、生态经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若尔盖县,原先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盲目追求牲畜头数,破坏了草场。现在,许多农牧民开起“藏家乐”,同时科学放牧,每年能增收几万元。

  需求端有支撑,供给侧在发力,给旅游市场安上强劲的发展引擎,也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旅游人数25.3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5.8%。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去年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11%,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超过10%。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