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旅游新供给 刷新人们的出游幸福感

  国庆中秋长假来了,旅游市场又热闹起来。

  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近日发布的《2017年国庆中秋长假旅游市场预测》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双节相逢,人们出游意愿高涨,国内游、出境游、家庭游、乡村游等多种旅游产品销售火爆。预计8天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将接待7.1亿人次,旅游收入将达59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2%。

  假日旅游市场的表现,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供需两旺的缩影。“越来越多中国百姓愿意旅游,并在旅途中体会到更多满足感,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的成色更足。”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步入大众旅游时代,2016年全国国内游44.4亿人次,人均出游率达3次。“蛋糕”增大的同时,旅游消费结构朝着个性化、品质化的方向升级。从“拍一张照片”到“看当地文化”,从“到此一游”到“体验一周”,游客需求更多样、眼光更“挑剔”。

  面对蓬勃兴旺的新需求,旅游供给侧拉开了一场扎扎实实的全面改革。建成旅游集散中心2500余个、在建旅游风景道3000余条、在线旅游消费占比超20%、旅游幸福指数93.6……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交出旅游供给侧改革的阶段摸底“成绩单”,游客选择更多、产业空间更大、带动作用更强,旅游新供给不断刷新人们的出游体验。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旅游+”火了。从“旅游+农业”“旅游+科技”,到“旅游+体育”“旅游+文化”“旅游+互联网”,融合发展让旅游市场惊喜连连。在山东临沂梅家埠街道的万亩葡萄基地,游客们尝着新鲜葡萄,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玩累了,品一品本地特色葡萄酒,吃一顿简单却风味十足的农家菜,体会悠然宁静的田园生活。小小一颗葡萄,换上“旅游+”的思路,不仅赢得游客点赞,还成功带动一连串产业。

  全域旅游来了。旅游融入发展“一盘棋”,不再是景区内外“两重天”,哪里都是风景。先到吴越钱王墓、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再游江南布达拉宫台回山梯田、西山古村落,后去霞坞集贤祠堂和万山来朝的真子坑小龙脉……在浙江衢州长虹乡,八方游客沉醉于一幅自然和人文交织的美丽画卷。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下,长虹乡整合生态旅游资源,优化服务质量,把全乡“打包”创建成“村村有景点、处处可游览”的“诗画江南”,令人流连忘返。

  特色产品多了。“特”字当头,吃、游、住、购、娱等领域竞相升级。西安回坊风情街每天都是人气爆棚,灌汤包、羊肉泡馍、油泼面等特色小吃,让游客大饱口福;在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的伊利液态奶生产基地,游客能近距离体验“一杯牛奶诞生记”,还能了解游牧民族乳文化的发展史;住进云南大理的特色客栈,白天漫步苍山洱海之间,或走上古城街头感受不同的文化,晚上泡一壶茶,在当地白族的古乐演奏声中仰望星空、放飞心情。

  发展模式新了。“旅游的幸福属性,体现在共建共享。”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说。旅游不是建设方、管理方“圈地收钱”的游戏,而是让游客和居民共同参与、共享成果的过程。“开发一个景、富了一个村”“猪棚变金棚、叶子变票子”,各种共建共享的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四姑娘山徒步、九顶山滑雪、松州古城赏灯……四川阿坝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但当地没有“任性”开发,而是注重自然风光、生态经济、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若尔盖县,原先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盲目追求牲畜头数,破坏了草场。现在,许多农牧民开起“藏家乐”,同时科学放牧,每年能增收几万元。

  需求端有支撑,供给侧在发力,给旅游市场安上强劲的发展引擎,也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旅游人数25.37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5.8%。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去年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达11%,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超过10%。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