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保险业二季度偿付能力状况上升 少数公司存在风险

         北京9月1日电偿付能力被称作是保险公司的生命线,与公司经营状况稳定与否有着密切联系。近日,保监会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保险业偿付能力和风险状况显示,当前保险业偿付能力状况总体稳定。二季度末,保险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35%,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20%,高于100%和50%的偿付能力达标线。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保险产业运营现状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受益监管政策引导 行业综合偿付能力指标上涨

         “‘1+4’系列文件引导行业转型的效果逐步显现,一些结构较好、转型早、转型快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有所上升。二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环比上升的保险公司达到66家,较上季度增加27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据记者梳理,为防范化解行业风险,整治市场乱象,补齐行业短板,今年保监会发布“1+4”系列文件。所谓“1”是指《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监管维护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通知》,是保监会总的监管思路的体现;“4”指的是《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强化保险监管 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整治市场乱象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弥补监管短板构建严密有效保险监管体系的通知》、《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四个文件。

         从二季度偿付能力数据不难看出,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数据显示,二季度财产险公司、人身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53%、229%。

         值得注意的是,从寿险业看,人身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自2016年以来首次上升,达到216%,比上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1+4”系列文件推动保险业逐渐回归本源,价值较高的长期保障型业务占比不断上升,对资本消耗较大的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持续下降。

         两家公司偿付能力处于“告急”状态 监管将严控风险

         有喜便有忧。被纳入本季度的风险综合评级的保险公司中,A类公司和B类公司虽占绝大多数,但仍不乏部分不稳定公司的身影。2季度测评中,C类公司有2家,D类公司有3家。

         其中,中法人寿和新光海航人寿偿付能力依旧不达标,处于“告急”状态,被评级为D。据新光海航人寿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二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为-393.56%,预计今年三季度末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443.79%。

         新光海航人寿偿付能力不足问题已不是头一次。保监会曾通过约谈方式要求其股东双方于2015年7月底之前提出改善偿付能力方案,责令新光海航人寿自2015年11月23日起停止开展新业务。今年8月16日,新光海航人寿因未按时报送2017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被保监会要求整改。

         而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也是危机四伏。数据显示,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由今年一季度的-277.08%突降至-1843.06%,成为人身险公司偿付充足率最低的一家保险公司。该公司2016年四季度和2017年一季度监管分类均为D类。中法人寿也在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支出需求仅依靠存量投资资产的赎回变现及股东借款进行支持,公司流动性风险日益凸显。长期来看,若新业务持续停滞,无新业务现金流入的情况下,公司面临流动性枯竭危境。公司目前正全力推动增资扩股工作,以期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

         据了解,中法人寿8月14日已发布公告表示,将引入新股东,并增资13亿元。

         对于少数存在问题的保险公司,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盯行业风险变化,处置存量风险,严控增量风险,严守风险底线。着力强化保险公司的主体责任,加大监管政策传导力度,督促保险公司强化风险防范责任意识,提高行业风险防控能力。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