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养老金并轨改革近三年 地方进度不一原因很多

  地方“养老金并轨”的进度还停留在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层面。因财政资金拨付不到位,部分省直机关和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账和补缴速度放缓,特别是财政不那么充足的地区。

  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启动至今,已过去近三年。

  此轮改革统筹考虑了基本制度改革和多层次体系建设,纳入职业年金制度,并同步配套调整机关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等。

  从政策下发到落地,三年内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一个表现就是人社统计公报、财政预算报告、部门决算报告中开始出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统计信息。

  而作为“养老金并轨”最重要的配套措施之一的职业年金,被市场认为缴费能力大于企业年金,但去年启动征缴工作的地区不多,仅西藏公开了职业年金信息。今年征缴工作进一步下沉到基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陆续启动。

  个人账户的建立和缴费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基础设施,如今很多地方基本养老金的补缴还没到位,更遑论职业年金。专家建议,中央应督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进账和补缴工作,安排时间表,给出最后期限。

  同步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

  事实上,这已是第三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和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初期,机关事业单位曾参与试点,但只实行前端缴费,后端计发办法未改。

  第二次改革始于2008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试点事业单位改革,但进度停留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阶段。

  本轮改革的中央政策下发后,地方纷纷出台落实政策,规定了养老金缴费、计发、调整、监管、经办管理、职业年金建立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以养老金调整为例,根据人社部、财政部的通知,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同比上调5.5%左右。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已全部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普遍采取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这是第二次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基本养老金。与去年相比,今年实现二者调整办法完全统一的省份增加了,包括浙江、陕西、广东、新疆、湖北、甘肃、内蒙古、江苏、福建、安徽等地。

  以浙江为例,该省今年首次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的完全统一。不管是定额调整,还是和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的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调整标准都相同。

  不过,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水平本身较高,在这个起点上统一调整,并不能缩小差距。因此,江苏特别提出,企业退休人员人均调整幅度将超过6%,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调整幅度在4.5%左右,进一步缩小两类人群基本养老金的相对差距。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企业养老金改革是在特殊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当时企业养老金水平比较低,而后逐年提高。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养老金缓一缓或者少调一点,这个做法是有现实原因的。

  而更多的省份采取的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挂钩调整方案不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调整普遍只和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分析称,养老金调整办法、调整幅度的控制由地方自行规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调整方案不一样并不奇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时间一般都很长,15年缴费年限的挂钩标准对其来说意义不大。

  人社部新闻发言人卢爱红在今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2017年养老金调整将注重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衡、地区间的平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调整办法的衔接。

  技术准备需要时日

  除了调整办法,从各地公布的财政预算报告和人社统计公报中也可以窥见地方养老金并轨进度。

  记者初步统计,河北、浙江、湖南、西藏、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天津、江苏等11个省(区、市)披露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情况。

  湖南省2016年启动改革,截止到2016年12月底,全省8646家参保单位完成参保登记、纳入新制度进行基金征缴和待遇发放,涉及参保人员65.88万人。全省基金征缴176.71亿元,基本养老金支出213.69亿元。

  2017年起将根据中央要求正式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预算。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52.2亿元,支出742.4亿元,滚存结余9.9亿元。

  广西因社保缴费阶段性降费措施,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度低于预期导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223.43亿元,完成预算的96.2%,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20.32亿元。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进程低于预期,未能实行社会化发放的机关事业单位仍按原渠道发放,相关支出主要体现在一般公共预算中,使得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164.65亿元,完成预算的91.2%。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郑春荣表示,地方改革进度不一原因很多。首先,缴费基数、工资总额的定义仍有些模糊,绩效奖励、加班费、补贴、独生子女费、高温费等是否纳入?

  记者梳理地方的落实政策也发现,广东、浙江、山西、云南、辽宁、黑龙江、广西等省份,将年终一次性奖金纳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中。而上海上个世纪90年代就将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合并到一个制度框架中,个人缴费基数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收入确定。

  其次,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数据信息采集是并轨的技术准备,这项工作量大费时。

  记者查询《福建省机关事业保险数据采集信息项解释》发现,福建的数据信息采集指标包括62项单位信息、46项在职人员基本信息、56项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共计164项。

  机关事业单位本身的管理体制问题也影响养老金并轨进度。《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中央国家机关所属京外单位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加上地方的省属单位、地级市本地单位等等,管理多元、人员复杂,要理顺推进管理体系,需要时间。

  进账补缴要有时间表

  汪德华用波澜不惊一词来形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

  记者采访了在中央和北京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的职工都表示,虽然个人缴纳8%的基本养老金和4%的职业年金影响了收入,但工资调整弥补了这部分,因此没什么影响。

  汪德华表示,机关和财政全额拨款单位本身以前也是拿财政的钱来发退休金,改革后相当于先将这笔钱安排在职人员养老金缴费,再从中发退休金。财政短期来看没有压力,只是账面上做了转换。

  但实际上,地方“养老金并轨”的进度还停留在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单位缴费和个人缴费的层面。

  “一般来说,中央要快于地方,行政机关要快于事业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因财政资金拨付不到位,部分省直机关和基层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账和补缴速度放缓,特别是财政不那么充足的地区。

  一名在中部地区高校工作的教师向记者表示,学校为个人建立了基本养老保险账户,但缴费从2016年初开始,并没有补缴2014年10月以后的部分。

  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欠费现象。四川省攀枝花市今年5月19日前,本级基本养老保险欠费达57家,欠费金额1088万元;职业年金欠费42家,欠费金额2894万元。

  为此,攀枝花市社保局自5月19日对市本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或职业年金欠费1万元以上的单位进行了集体约谈,到6月末情况才得到根本好转。

  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的建立和缴费进度则更加缓慢。目前仅中央财政拨付力度大的西藏公开了职业年金的信息,去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1.25万人,其中在职15.4万人,职业年金收入为20249万元。北京153个市级单位大多数征缴了职业年金,在其部门决算中有所体现。重庆市去年12月12日才征收了第一笔职业年金。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社会保障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职业年金是改革的配套政策。而整个改革本身的进展总体来看还没有完全到位,系统建立等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中,需要一定的时间。

  职业年金进度较慢,加上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缴费仅是记账,不形成实账的资金积累,市场此前预期的2000亿初期投资基金规模也会大打折扣。

  而职业年金相关政策制定工作仍在推进。在今年二季度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卢爱红曾表示,下一步还要研究制定职业年金基金管理配套文件。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