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找准“抓手”有序稳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金融市场运营格局现状及十三五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对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作出了明确部署:要合理安排开放顺序,对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利于增强金融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领域要加快推进。会议同时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监管能力必须跟得上,在加强监管中不断提高开放水平。

         中国金融要服务好实体经济 离不开对外开放

         “金融服务业是竞争性服务业,受益于对外开放,还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金融业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由竞争机制带来压力、动力、进步和繁荣,会发展得更好。

         开放带来的变化是深刻的。周小川举例说,当年我国引入外资银行,最开始期望引入资本,回头来看,国内商业银行从竞争中学到了很多内容,为我国金融业带来产品演变、市场建设、业务模式、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变化。后又通过竞争性股改上市,国内银行的经营效率、资产质量、公司治理等都有了较大提高。外资银行的进入也带来改革压力,包括会计准则、监管标准等。

         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不会关上。当前,我国已有五家金融机构跻身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中国金融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人民币跻身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金融大国。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特别是“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

         “金融的本质在于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服务实体经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走出去’,都离不开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支撑。”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和作用不断上升,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任重道远。

         找准“抓手”有序稳步推进 双向开放互惠互利

         7月3日,继“深港通”“沪港通”后,香港和内地金融市场迎来了“债券通”。这一举措为全球投资者进一步打开了中国总规模近68万亿元人民币的债券市场的大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近年来金融业对外开放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然而,在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环境和错综复杂的国内经济形势中,中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需要有序、稳步推进。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传递的信息显示,要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近年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所完善,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但风险和挑战不可掉以轻心。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王军提醒,金融业开放要注意找准切入点,把握好节奏,有序稳步推进。这样才能实现为实体经济配置好资源、平衡好国际收支和内外需求的作用。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认为,本国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是成为大国并实现长期强盛的重要基石。人民币国际化虽取得一定进展,但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把人民币作为一种资产配置,这对我国建立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提出新要求。

         中国金融机构和市场日益呈现双向开放之势。今年以来,我国对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外资准入进一步放宽了限制,同时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在境内市场投资、融资。一方面,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中国金融机构加速“走出去”,助力沿线国家地区发展繁荣;另一方面,中国也欢迎符合条件的外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走进来”,共同发掘和分享中国经济的活力。

         加强金融监管 确保监管能力和开放水平相适应

         金融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当。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必须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进行。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强调,要结合我国实际,学习和借鉴国际上成熟的金融监管做法,补齐制度短板,完善资本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方式,确保监管能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相适应。

         要尽快补上金融监管的漏洞和短板。当前,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金融脱媒、混业经营等新态势,金融风险的传染性、隐蔽性在增强,对传统金融监管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曾刚认为,当前金融监管要尽快消除空白,实现“穿透式”监管,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守好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对跨境资本的流动加强监测和监管。眼下主要大国货币政策分化,跨境资金的流向值得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在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同时,要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完善外汇管理制度,严防跨境资本异动对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的冲击。

         要引导金融业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当前中国金融在支持经济“走出去”的同时,也存在一些“虚火”和不合理之处。金融监管要积极引导、严格要求金融业服务好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把宝贵的金融资源真正配置到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亟须“走出去”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好“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央行《报告》显示三季度贷款结构优化 工业与科创领域增长强劲

中国央行《报告》显示三季度贷款结构优化 工业与科创领域增长强劲

10月24日,中国央行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贷款结构持续优化,工业中长期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表现突出,凸显金融对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增强。

2025年10月27日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国家出台节能降碳投资新规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 算力基础设施纳入支持范围

10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规范中央预算内投资在节能降碳领域的管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办法特别强调通过“软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并明确将算力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纳入支持范围,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与精准性。

2025年10月16日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数字消费 扩大多元化供给

9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围绕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四方面提出14项具体任务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经济活力,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