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民营银行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在媒体报道仅两天后,8月2日,田国立以建行党委书记的新身份,亮相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建信投资”)的开业仪式。
田国立
建信投资为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金120亿元,是迄今为止建行集团注册资本金最大的子公司,也是全国首家市场化债转股专业化实施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开业仪式上提到,建信投资作为首家银行系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实施机构,标志着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已从试点实施阶段,正式转入成规模推广阶段。
在范一飞看来,依托专门的实施机构开展市场化债转股,有利于发挥实施机构的能动性和专业性,带动相关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实现银行和实施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与风险隔离的协调机制,有利于深耕细作市场化债转股领域,促进完善退出政策、监管规则、退出渠道等配套支持政策。
根据中国银监会关于建信投资的开业批复,在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相关管理办法出台之前,建信投资的业务范围包括四类:突出开展债转股及配套支持业务;依法依规面向合格社会投资者募集资金用于实施债转股;发行金融债券,专项用于债转股;经银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
银监会还核准了建信投资的一系列高管任命:建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谷裕出任建信投资董事长;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出任执行董事、总裁;修琦任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江飚任副总裁兼首席市场官;谢海玉任副总裁兼首席投资官。
截至今年5月底,银监会分别批准了建行、农行、工行、中行筹建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目前建行、农行已获批开业。
范一飞指出,近期,受监管政策收紧,配套政策出台慢,市场资金利率上升等影响,债转股领域新情况老问题叠加,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建信投资在此时开业,说明不管难度多大,市场化债转股不仅要做,而且相信要做大做法。
截至2017年7月底,建设银行与41家企业签订了总额5442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协议,到位资金488亿元,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