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共享运动仓优势短板明显 以“共享”推动全民健身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行业现状调研及十三五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共享运动仓内的跑步机和电视。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在共享经济先后“入侵”出行、娱乐等领域后,健身运动也可以“共享”了。

  最近,在北京等地出现了供市民自助健身的“共享运动仓”,只要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在运动仓里来一场“说跑就跑的健身”。这种新奇的运动空间一时间颇受关注,也引来不少质疑。“共享运动仓”究竟是创新还是卖概念?“共享+运动”能否成为健身的新选择?

  可以边看电视边跑步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内,记者看到了一台共享运动仓。这个名为“觅跑”的运动仓,占地约5平方米,仓内放有一台跑步机。使用前,用户需要下载手机应用或使用微信小程序完成注册、实名认证,并缴纳99元押金。随后,只要扫描门外的二维码进入,就可以在跑步机上运动。运动仓使用起价1元,每分钟需支付0.2元。

  虽然空间不大,但运动仓内的设置还比较齐全,可以满足健身的基本需求。除了跑步机外,仓内还有照明设施、空调、新风系统、电视、灭火器、挂衣钩等。空调温度、电视节目都能够自由调整。如果注重隐私,还可以拉上窗帘,给自己创造一个私密的健身空间。此外,仓内还贴有每日卫生记录表,记录显示,每天都有人员对仓内设施进行养护和清洁。

  这台共享运动仓安置在小区的运动场附近,适逢周末,运动健身的居民络绎不绝,前来运动仓体验的居民也不少。

  26岁的小马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她说,自己从网上看到了共享运动仓,觉得很新奇,于是趁周末来尝尝鲜。“感觉跟健身房里差不多,就是空间有点小。”小马说,“而且屋子里还有股装修的味道,如果使用比较频繁,不知会不会有异味。”

  小马算了一笔账:每天跑步30分钟,花费6元,1年下来也要几千元。虽然比去健身房便宜,但是毕竟运动仓里只有跑步机,没有其他健身器械。她觉得,如果只是把运动仓作为健身的“补充”,还是可以接受的。

  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

  乘着“共享”的翅膀,共享运动仓似乎站上了资本的风口。据报道,有的项目已获得百万级乃至千万级的投资,估值甚至过亿。由于运动仓投资的门槛不高,可复制性强,很多后来者也在纷纷涌入。

  有报道称,一间“共享运动仓”的设备成本约1万元,预估每个运动仓单日收入在70元左右,回本周期在8个月至10个月左右。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公司提出了量产1000台、覆盖1000个小区等目标,但是从推广和布局现状来看,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看好共享运动仓者大有人在。有业内人士认为,小区里的共享运动仓位于“5分钟运动圈”里,可以方便居民就近运动,尤其是对运动时间较零散的人更有吸引力。此外,运动仓的使用和付费方式适合无法坚持定期锻炼的人,相比于到健身房办卡充值,运动仓的成本还是要低一些。

  当然,共享运动仓的短板也显而易见。记者体验发现,虽然有换风系统,但运动时间一长还是有些闷;仓内有使用者留下的杂物,影响健身体验;注册系统尚存漏洞,有儿童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使用跑步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共享运动仓或许是个“伪需求”。和商业健身房相比,共享运动仓功能单一且专业性欠缺,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容易出现身体损伤,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和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并不是优选。此外,目前共享运动仓配套设施不足、器材品种单一,无法提供运动前后的更衣、沐浴等服务,运动器械本身的安全性也让人担心。

  以“共享”推动全民健身

  针对共享运动仓,健身爱好者的看法同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共享运动仓就像一个私人健身房,没有“私教”的推销、没有他人的烦扰,可以无忧无虑地跑步。有的人则觉得,运动是件开放的事情,需要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才有效果、才能快乐。

  小马说,共享运动仓的概念很吸引年轻人,就像共享KTV、共享睡眠舱一样,满足了“空巢青年”一个人狂欢的需求。当然,正如共享睡眠舱因卫生和安全问题被叫停一样,共享运动仓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需要在布局、设计及配套等方面更加合理多样化,适应更多人群。

  可以说,共享运动仓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健身“痛点”。专家指出,从消费市场来看,共享健身房存在市场需求,但离满足专业运动仍有一定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共享运动仓可以作为专业健身的有益补充。但要想改善体质,实现减脂、增肌等目标,还是需要有系统的计划、专业的指导、多元的项目。

  从共享篮球到共享运动仓,“共享+运动”的概念结出了更多的硕果。有关人士建议,全民健身应拥抱“互联网+”,以“共享”的理念为卖点,吸引更多人参与运动健身。同时,政府也应当联合相关企业,通过类似的共享产品,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5公里健身圈”,为百姓提供丰富的公共体育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中国商务部公布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3月4日,商务部消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决定将莱多斯公司等15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并采取以下措施:

2025年03月05日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经济新增长!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

2月27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冰雪经济研究成果。该研究显示,2024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为0.98万亿元,同比增长8.0%;到2030年,中国冰雪经济总规模有望达到1.54万亿元,六年平均增长率为7.82%,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

2025年03月04日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0% 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56.7%

从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14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8%;第二产业增加值492087亿元,增长5.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36.5%;第三产业增加值765583亿元,增长5.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6.7%。

2025年03月03日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 资产净值合计31.93万亿元

2月25日,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共163家,其中基金管理公司148家,取得公募资格的资产管理机构15家。

2025年02月27日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975.9亿元 其中英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增长324.4%

2月19日,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75.9亿元,同比下降13.4%,环比增长27.5%;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29家,同比下降7.8%。

2025年02月25日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超144000只 规模达19.92万亿元

2月2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存续基金规模19.92万亿元,较去年12月末的19.91万亿元有所增加。

2025年02月22日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破纪录!中国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月7日,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外贸总额首次突破43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5%,连续第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2025年02月10日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月3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显示,2024年我国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增长,全年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结构持续优化,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