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共享运动仓优势短板明显 以“共享”推动全民健身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行业现状调研及十三五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共享运动仓内的跑步机和电视。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在共享经济先后“入侵”出行、娱乐等领域后,健身运动也可以“共享”了。

  最近,在北京等地出现了供市民自助健身的“共享运动仓”,只要花上几块钱,就可以在运动仓里来一场“说跑就跑的健身”。这种新奇的运动空间一时间颇受关注,也引来不少质疑。“共享运动仓”究竟是创新还是卖概念?“共享+运动”能否成为健身的新选择?

  可以边看电视边跑步

  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内,记者看到了一台共享运动仓。这个名为“觅跑”的运动仓,占地约5平方米,仓内放有一台跑步机。使用前,用户需要下载手机应用或使用微信小程序完成注册、实名认证,并缴纳99元押金。随后,只要扫描门外的二维码进入,就可以在跑步机上运动。运动仓使用起价1元,每分钟需支付0.2元。

  虽然空间不大,但运动仓内的设置还比较齐全,可以满足健身的基本需求。除了跑步机外,仓内还有照明设施、空调、新风系统、电视、灭火器、挂衣钩等。空调温度、电视节目都能够自由调整。如果注重隐私,还可以拉上窗帘,给自己创造一个私密的健身空间。此外,仓内还贴有每日卫生记录表,记录显示,每天都有人员对仓内设施进行养护和清洁。

  这台共享运动仓安置在小区的运动场附近,适逢周末,运动健身的居民络绎不绝,前来运动仓体验的居民也不少。

  26岁的小马在跑步机上挥汗如雨。她说,自己从网上看到了共享运动仓,觉得很新奇,于是趁周末来尝尝鲜。“感觉跟健身房里差不多,就是空间有点小。”小马说,“而且屋子里还有股装修的味道,如果使用比较频繁,不知会不会有异味。”

  小马算了一笔账:每天跑步30分钟,花费6元,1年下来也要几千元。虽然比去健身房便宜,但是毕竟运动仓里只有跑步机,没有其他健身器械。她觉得,如果只是把运动仓作为健身的“补充”,还是可以接受的。

  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

  乘着“共享”的翅膀,共享运动仓似乎站上了资本的风口。据报道,有的项目已获得百万级乃至千万级的投资,估值甚至过亿。由于运动仓投资的门槛不高,可复制性强,很多后来者也在纷纷涌入。

  有报道称,一间“共享运动仓”的设备成本约1万元,预估每个运动仓单日收入在70元左右,回本周期在8个月至10个月左右。记者调查发现,有的公司提出了量产1000台、覆盖1000个小区等目标,但是从推广和布局现状来看,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看好共享运动仓者大有人在。有业内人士认为,小区里的共享运动仓位于“5分钟运动圈”里,可以方便居民就近运动,尤其是对运动时间较零散的人更有吸引力。此外,运动仓的使用和付费方式适合无法坚持定期锻炼的人,相比于到健身房办卡充值,运动仓的成本还是要低一些。

  当然,共享运动仓的短板也显而易见。记者体验发现,虽然有换风系统,但运动时间一长还是有些闷;仓内有使用者留下的杂物,影响健身体验;注册系统尚存漏洞,有儿童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使用跑步机……

  有业内人士指出,共享运动仓或许是个“伪需求”。和商业健身房相比,共享运动仓功能单一且专业性欠缺,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容易出现身体损伤,对于有一定运动基础和运动习惯的人来说,并不是优选。此外,目前共享运动仓配套设施不足、器材品种单一,无法提供运动前后的更衣、沐浴等服务,运动器械本身的安全性也让人担心。

  以“共享”推动全民健身

  针对共享运动仓,健身爱好者的看法同样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共享运动仓就像一个私人健身房,没有“私教”的推销、没有他人的烦扰,可以无忧无虑地跑步。有的人则觉得,运动是件开放的事情,需要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才有效果、才能快乐。

  小马说,共享运动仓的概念很吸引年轻人,就像共享KTV、共享睡眠舱一样,满足了“空巢青年”一个人狂欢的需求。当然,正如共享睡眠舱因卫生和安全问题被叫停一样,共享运动仓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需要在布局、设计及配套等方面更加合理多样化,适应更多人群。

  可以说,共享运动仓的出现,确实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的健身“痛点”。专家指出,从消费市场来看,共享健身房存在市场需求,但离满足专业运动仍有一定距离。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共享运动仓可以作为专业健身的有益补充。但要想改善体质,实现减脂、增肌等目标,还是需要有系统的计划、专业的指导、多元的项目。

  从共享篮球到共享运动仓,“共享+运动”的概念结出了更多的硕果。有关人士建议,全民健身应拥抱“互联网+”,以“共享”的理念为卖点,吸引更多人参与运动健身。同时,政府也应当联合相关企业,通过类似的共享产品,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和“农村5公里健身圈”,为百姓提供丰富的公共体育服务。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