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大行换帅!57岁田国立回归建行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民营银行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导读:“讲政治,这是更高的要求,站的层次要高,不能太狭隘,急总行之所急,每一条建议是本位的还是谋大局的,是我使用和提拔干部的一个标准。”田国立曾在内部会议上说。

大行换帅!国有大行迎来人事密集调整期,突如其来,建行和中行的党委书记、董事长候选人已然完成更迭,中行的行长人选亦颇受关注,而接下来国有大行的后续人事变动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新人新气象,国有大行在新“掌门”的领导下将出现何种变革,将往何处去,更是整个金融业关注的焦点。

7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方获悉,,并赴任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提名董事长候选人。这距离他离开曾供职16年的建行,已过去了18年。

1960年出生在河北的田国立,1983年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从建行北京地区一家支行起步,在16年里,一路升至建行行长助理。

此后,他在金融系统中一路获得拔擢:1999年,田国立转战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国信达,其间完成了信达的商业化转型;到中信集团“中转”了约四年后,2013年5月,年仅53岁的他出任中行董事长,执掌这家拥有十几万亿资产、以国际化为特色的国有大行。

在中行期间,田国立的主要成绩之一,是领导并推动中行“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战略落地。根据这一战略,中行将在2015-2018年期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相关授信1000亿美元;为投入更多资源至“一带一路”沿线,中行旗下中银香港还陆续出售了南洋商业银行、香港集友银行等功能重叠的资产。

截至2016年末,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420个,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授信支持近600亿美元;在5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600家海外机构,覆盖“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

建行起步,完成信达商业化转型

在建行的工作经历,为田国立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重要基础。

公开信息显示,1983年7月,大学刚毕业的田国立从建设银行北京某支行起步,先后担任支行副行长、支行行长。积累了大约10年后,他的职业生涯开始进入快车道:1992年,年仅32岁的他出任建行北京分行副行长;1994年,他负责筹备了建行总行营业部并且担任总经理;到1997年出任建行行长助理时,田国立年仅37岁。

在担任行长助理期间,他领导和组织了当时国内最大金融机构——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农信”)的托管清算。中农信于1997年1月被中国央行下令关闭,其债权债务和分支机构则由建行托管。

“勤奋好学,年轻有为,胆识过人,颇得领导赏识。”曾接触过田国立的建行某退休人士曾如是评价田。

建行的经历,为田国立打下基础;行长助理的身份,更多是一个“执行者”角色。但很快,田国立便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其过人的胆识与才能,亦有了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1999年,告别服务了16年的建行,田国立以主要负责人之一的身份筹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

2000年起,执掌信达的田国立领导了对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辽宁证券、汉唐证券、华夏证券和北京证券等多家金融机构的托管、重组和清算等工作。

在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信达的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从政策性资产处置扩大到商业化收购业务;从资产处置扩大到问题机构处置;从不良资产管理扩大到证券、基金、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

在业务范围扩大的过程中,信达也逐步拿下多种业务牌照;相应地,田国立也为信达提出转型目标,即成为以不良资产管理为特色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公司。

按照转型方案,信达政策性业务的剩余债转股资产和剩余债权资产约638亿元,由信达按照评估值买断;建行持有的延期十年的2470亿元的信达金融债,则剥离至财政部与信达建立的共管基金,以后通过利税返还、减持股份等多元化方式偿还。

田国立主政时期的信达,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里唯一一家能够付息率100%的公司。2009年末,田国立参与创立信达的第十个年头,信达累计向相关银行支付债券利息、向央行支付再贷款本息1966亿元;全年实现净利润43.67亿元,比2008年的利润(约12亿元)涨了近3倍,利润总额和增长速度均远超其他三家。

“这并不是我的利润高涨期,今后五年到十年才是。”田国立2010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豪言。

2010年7月,信达改制,更名为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完成股改挂牌的AMC,此举亦标志着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试点正式启动。新公司注册资本251亿元,是成立时的2.51倍,同年年度收入和净利润则为218亿元和74亿元,继续遥遥领先于其他资产管理公司。

2010年12月至2013年4月,田国立出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其间曾兼任中信银行董事长;2013年5月,他再上台阶,出任中行董事长至今,其间还担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15年6月)。

业内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正是处置不良资产以帮助四大行完成上市大任、稳定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出色表现,让田国立日后获得掌舵中国银行的资格。

(田国立就任中国银行期间资料图)

大刀阔斧精简中行总部

田国立接棒之时,媒体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当时的中国银行:从资产规模的角度看,中行已居四大行末位;海外业务发展不顺,国内业务遭遇“后发劣势”瓶颈时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行海外业务遭受重创,恰逢国内“四万亿”刺激计划出台,时任中行董事长肖钢将业务发展重点向国内倾斜;但由于错过中国银行业的高速扩张期,中行境内分支机构的数量,与工农建三家银行差距较大。

新的接班人,需要为这个新的平台思考差异化竞争策略。

“银行不是泡泡糖,不比谁吹得大,而是要让客户感到满意贴心,提供最好的服务。”2013年6月,上任不久的田国立召开以“内生动力谋大局”的内部会议并声称,“中行的奋斗目标不是超过工行。”

有中行中层干部向记者表示,这从根本上纠正了“规模发展”的考核指标,转而以利润考核为重心。

田国立还在该会议上要求,各分行一把手“守土有责”和“讲政治”,需要“急总行之所急”,在之后的两年里,田国立对中行的顶层和基层,进行了大幅调整。

2013年7月中国银行年中工作会议上,田国立首次公布他为中行打造的战略目标——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并提出“最好的银行”的七大标准。

针对七大标准中“合理高效的组织架构”的问题,中行于2014年3月正式公布其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的方案并逐步落地:原公司金融总部、个人金融总部、金融市场 总部、风险管理总部、运营服务总部五大总部被拆解;总行机构精简后只有36个一级部门和6个直属机构,总行部门数减少13个。

此番组织架构调整,暗合的则是田国立为中行设定的转型思路——通过调整结构而非做大规模来实现效益最大化。

力推“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多位中行内部人士时发现,“格局大”、“业务精”是对田的评价中最高频的两个词。

“讲政治,这是更高的要求,站的层次要高,不能太狭隘,急总行之所急,每一条建议是本位的还是谋大局的,是我使用和提拔干部的一个标准。”田国立曾在内部会议上说。

“谋大局”自然意味着:紧跟国家政策。而更加开放的中国,也使得中行开始迎来属于自己的“风口”。

2013年起,决策层提出并逐步完善了“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行提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规划,要“争做‘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的首选银行,争做‘一带一路’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主渠道银行”。

更为具体的目标还包括: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覆盖率50%以上,通过远程服务和海外工作组实现业务全覆盖;2015年“一带一路”相关授信200亿美元,未来三年授信1000亿美元等。

时至2016年末,中行“一带一路”战略已获得较大进展:中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共跟进境外重大项目约420个,完成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类授信支持近600亿美元;在此期间,中行旗下中银香港还陆续出售了南洋商业银行、香港集友银行等功能重叠的资产,将更多资源投入至“一带一路”沿线。

据中行管理层透露,截至2016年末,中行在51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600家海外机构,已覆盖“一带一路”沿线20个国家,“初步实现了中行构建‘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的目标”。

田国立主政的四年时间里,中行海外业务在全集团中的贡献逐步回升,利润区“重返海外”的趋势越发明显。2016年末,中行海外资产规模登上5万亿元的新高,税前利润为122.34亿美元,同比增长39.42%;海外利润占比为36.27%,较2015年上升了近13个百分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