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货币基金规模突破5万亿 监管政策或将逐一落地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基金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近日中国最大货币基金——天弘余额宝持仓上限下调至10万份一事引起业内广泛关注,也向市场传递了强监管思路在货币基金领域运用的信号。

          截至目前,5万亿货币基金占据了中国基金市场逾半壁江山,一旦遭遇短时间内大集中赎回等极端现象,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不言而喻的。很快,有关货币基金的监管政策或将逐一落地。



          规模突破5万亿

          中国公募基金市场谁主沉浮?


          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325只货币基金累计资产净值为51056.69亿元,占10万亿公募资产的比重逾50%。5.1万亿的体量相较3月末40314.22元的资产净值,一个季度资产净值增长逾万亿,增幅26.6%。若与1月份 36053.04亿元的低点做比较,5个月间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足足增长了41.6%,增幅超过四成。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员陈健恒称,货基规模在去年四季度到今年年初,曾因为债市大幅调整导致短期利率的快速上行引发机构赎回,叠加春节等因素出现阶段性的规模下降,规模从去年9月末的4.4万亿一度降至1月份的3.6万亿。此后,在绝对收益率较高、可T+0支取、银行自查等带动下,货基规模6月末升至5.1万亿份。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3841只基金公布了一季报;到了6月末,4136只基金公布了二季报,截至目前中国公募基金数量总量超过了4000只。这也意味着数量占比约7%的货币基金占到了半壁以上的基金江山。平均下来,单只基金平均规模157亿元。若剔除天弘余额宝的14318.05亿元部分,则单只货币基金的规模为113.4亿元,显然百亿货币基金绝非稀缺品。

          货币体量的快速增长离不开收益的变动因素。2016年11月底,货币基金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不足2.5%,而到了今年的6月20日货币基金的整体收益率突破4%。

          财富证券研究员皮辉娟称,货币收益率的迅猛上涨与银行MPA考核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每年到了6月份,银行就开始对“钱荒”产生周期性的隐忧,提款变现以应付短端资金供需失衡已成常态,但这无疑推高了资金周转成本。

          以2017年6月末为例,国有五大行二季度各期限利率上浮幅度较一季度变化较大,其中中国银行在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的最高定期存款利率较一季度分别上涨了7.69、3.85、12.5 个百分点,较基准最高上浮40个百分点,货币基金因此收获机遇。

          中金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健恒表示,二季度货基收益率较一季度上行40个基点。大类资产表现来看,货币基金的表现仅次于权益类资产、理财、短端信用,考虑其流动性、安全性,无论对于机构还是个人,都是不错的配置资产。尤其是二季度银监会要求银行自查,对银行委外等资金有负面影响,而货基因流动性好、收益率相对稳定、更加透明,监管层面的态度相对温和。且对银行而言,货币基金免税、风险资本占用较低的优势,深受机构青睐。

          跃进背后的风险

          中国金融市场 时常流行着“物极必反”的规律,比如2016年如火如荼的委外业务进入2017年引发了一系列大额赎回现象,其风险效应亦被市场所正视。

          据安信证券统计,截至2017年6月30日,货币基金共计持有债券1.47万亿,其中同业存单9992亿,环比增加1872亿,占67.73%。在利率高企的时候,无论个人还是机构的资金,购买余额宝等货币基金之后,货币基金再通过同业存款的形式存回商业银行,其资金成本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活期利率的0.35%或定期利率的1.5%变成4%甚至更高的同业存款或同业存单等。但一旦货币收益发生显著变化,这种无风险生意似乎也将难以为继。

          7月以来货币基金的收益出现了明显的下滑。7月初货基平均年化收益达4.18%,收益中位数4.24%,七成货基年化收益高于4%。到了7月28日,货币基金平均年化收益下降至3.89%,且近五成的货基年化收益不足4%,正式进入了“破4”时代。而截至8月10日,货币基金整体收益率仍为3.89%。

          货币收益率的冲高回落,一定程度缘于央行MLF等公开市场工具的超量投放,市场流动性压力随之得到缓解。7月24日,央行开展逆回购操作 3500 亿元,创下近半年来的单日逆回购投放量新高。

          华创证券分析师周冠南表示,货币基金收益率小幅下行并不会对货币基金快速发展造成明显影响,货币基金作为高收益的货期理财产品主要分流银行存款,尽管潜在的限制存单投资会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小幅下行,但是相较于银行活期存款依然有明显优势,因此货币基金的规模并不会受到显著影响。

          实际上,货币基金正为机构所用。自今年以来,单一投资者持仓占比20%的基金已在季报中进行信息披露。而从二季报的情况来看,货币基金的机构化趋势较为明显,且截至目前已经发生了一些机构等大资金撤退的情况。据Wind资讯统计,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48只(A、B等份额分别统计)货币基金资产净值赎回比例超过50%。从绝对额衡量,工银瑞信安盈B、中银货币B以475.8亿份、213.2385亿份净赎回份额居首。

          中金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陈健恒表示,在机构占比明显提升、而个人申购货基更加往余额宝等其他互联网平台接入的货基聚集背景下,意味着机构资金在行业中其他货基的占比是提升的(个人资金在货基行业分布不均),若市场变动较大时机构集中赎回,则会蕴含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皮辉娟认为,过快的增速及过大的规模蕴藏着流动性风险,存在类似存款“挤兑”的可能。例如2013年6月,市场资金面特别紧张时期银行间市场利率飙升至10%左右。而此时货币基金收益率只有3.5%左右,巨大的利差使得机构立刻从货币基金赎回,投到银行间市场。在赎回浪潮下,由于货币基金投资的部分债券尚未到期,基金公司不得不亏本出让底仓,并用自有资金垫资应对赎回,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

          政策调控或逐一落地

          中国货币基金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或许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强监管时代相关的监管政策或将逐一落地。

          2017年3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拟加强货币市场流动性的管理规定,其要求:单一投资者持有比例超过基金份额50%,需采用公允价值估值,不得采摊余成本法,且要求80%投向高流动性资产(利率债等);货币基金规模与风险准备金挂钩,限制随意新发货币基金以及单只货币基金规模过大的现象;对机构持有份额较大的货基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平均剩余存续期有严格要求;采用摊余成本法核算的货基信用债比例投资者严格限制(信用类债券、ABS、同业存单等合计不超过净值的40%等等。

          7月11日,惠誉评级认为,中国货币市场基金高资产集中可能会影响市场流动性或价格走势。市场规模占比1%以上的货币基金总共有10只,以不到2.67%的市场总数量,占有市场份额的40.92%。据中金公司统计,截至目前大的货币基金很多都降低了同业存单的持有比重,以余额宝为例,二季度末,同业存单在其资产净值占比从一季度的12.9%降至8.86%。

          然而,中金统计同时显示,在311只货币基金中,有78只存单占比超过40%。中金公司分析师陈健恒称,这意味着如果货基新规征求意见稿执行,若严格执行信用类+同业存单在资产净值占比这一条,则较多基金面临资产配置结构调整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市场人士透露,货币基金监管新规或将限制对于同业存单的投资,未来货币基金投资同业存单或将参考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评级需要A++及以上,AA+的存单还需要遵守“双十限制”,未来存单不再参考存款相关规定。

          周冠南称,这将对货币基金投资存单的整体规模和集中度造成约束,进一步加强货币基金的组合流动性。而天风证券称,新规确实会对超大型货币基金(公司)的发展产生一定的约束。由于净资产比例的限制,当基金公司旗下的货币基金总规模达到4000-5000亿时产生的配置压力会显著增加。

          近日,天弘余额宝个人交易账户持有额度上限由原来的25万份调整为10万份,亦被业内认为这是应对潜在的后续新规要求适时做出的业务调整。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G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突破93%!2024年中国检验检测仪器国产化率创新高

7月14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2024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总量达1067.01万台套,其中,国产仪器设备992.51万台套,国产仪器设备替代率创新高,数量占比突破93%,显示国产仪器设备在检验检测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

2025年07月16日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民政部、商务部牵头主办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 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7月10日,民政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全国“养老服务消费季”活动在山东省青岛市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惠老助老、品质生活”为主题,将持续至12月,旨在通过系列惠民举措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银发消费潜力。

2025年07月11日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大幅下调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7月1日起正式实施

7月1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方微信消息显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降低征信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668号),自2025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征信服务收费标准。

2025年07月02日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2025年第一季度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 我国正加速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型

6月2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行2025年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部长蒋彤介绍,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到95.1%,专利授权质量保持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5年06月30日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内地与香港“跨境支付通”正式上线 居民可实时跨境汇款

6月2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共同推动下,“跨境支付通”系统于6月22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实现全面互联互通。今后两地居民可通过手机银行实时完成跨境汇款,并可自主选择人民币或港币作为到账币种。

2025年06月24日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在天津落地 助力能源设备更新与低碳转型

6月10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获悉,中海油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近日成功发行全国首单融资租赁行业绿色“两新”中期票据,发行规模达8亿元,期限2年。这是天津市在“两新”债券领域的首次突破。

2025年06月12日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我国标准物质批准数量大幅增长 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

6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我国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468项,同比增长65.9%。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达18926项,标准物质国际计量互认能力持续位居国际第一梯队。标准物质作为化学、生物等领域检测的“标尺”和“砝码”,是国家计量能力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5年06月11日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银发经济带动适老化产品高速增长 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量同比激增255.2%

5月26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政策支持和老龄化加速的双重推动下,中国适老化产品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4月,全国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同比增长255.2%,展现出银发经济的强劲潜力。截至4月底,全国消费品品种总量为21860.4万种,其中适老化产品总量21.6万种,涉及近1万家企业。

2025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