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燥热的共享充电宝市场背后存在的问题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6-2022年中国共享经济产业行业现状调研及十三五盈利空间预测报告

  伴随共享概念的狂热,共享充电宝在质疑与炒作声中努力吸引眼球。如今,街电和来电因专利问题的口水仗更是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热度添油加醋。在一路被看衰的舆论环境中,共享充电宝还是在加快扩展,但也难逃或因安全隐患被商场撤掉、或因体验感差大打折扣等尴尬。

  推广受困安全问题

  不同于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的走红有点慢热,而就算在资本开始催熟后,企业的发展也充满坎坷,尤其是在入驻商场时,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8月6日,北京商报记者在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调查时发现,街电正在逐渐从商场中撤出。多家商户表示,撤出原因是因为商场负责消防安全的工作人员认为该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街电8月6日在支付宝端口的信息显示,街电在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有4处充电点。但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街电仅在商场中的拾味馆餐厅内保留一台,拾味馆的工作人员表示,该设施也将被撤掉。街电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情况是因之前没有向物业提交安全资质,导致被物业暂时叫停,但街电相关的安全资质齐全,将很快恢复使用。

  与街电被撤离的处境不同,同样入驻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的来电,则因体验感不佳招来用户的吐槽。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一位正在尝试租用来电充电宝的消费者,在经过长时间选择后最终放弃。他表示,不打算租用的原因在于自己并未出门携带充电线,但也不愿意多花10元额外购买来电的充电线。而在另一处来电体验点,当一位消费者想归还充电宝时,却发现商铺中的来电小型机柜处于关闭状态。对此该店铺的店员表示,充电宝机器经常出现因信号不稳定导致充电宝无法正常借出的情况,因此店铺关闭了机柜。

  对此,来电CMO任牧称,即使出现系统不联网等特殊情况,也不会影响消费者归还充电宝,系统会在日志中记录每个充电宝的归还时间,系统连接网络后,会自动上传相应日志中的数据,以用户实际归还充电宝的时间为准进行计费。

  品牌认知难养成

  至少在一个月以前,街电和来电已经入驻了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但商场的工作人员对两者的入驻表示陌生。北京爱琴海购物公园的工作人员对北京商报记者称,与商场签订合同后入驻的共享充电宝仅有云充吧,街电、来电、怪兽充电入驻商场时并未签订相关的合同。

  由于多数共享充电宝直接入驻店铺,商场内的公共区域并不见共享充电宝的身影,消费者在产生充电需求时,多数会选择就近的充电宝,并不会在意充电宝的品牌。一位不愿具名的共享充电宝企业的经营者称,极少用户会形成品牌认知,当同一场景出现多品牌共存时,消费者会挑选品牌,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即使有品牌认知,也会在出现充电需求时选择任何一个可以提供服务的品牌。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设备的密度直接影响着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的可能性。

  在街电CEO原源看来,共享充电宝是双线作战的B2B2C模式,既要面对商家,也要面对消费者。在该模式中,如果共享充电宝的点位不够密集,很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考验着竞争者的铺货速度和渠道能力。任牧也进一步解释称,考量共享充电宝的点位覆盖密度时,还需衡量点位设置的科学性,消费者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会放到相应的场景中,因此在人流密集的大场景以及人流动线的关键节点上进行铺设,就成为关键性因素之一,而这背后考验着企业对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场景化的把握。

  燥热的共享充电市场

  共享充电宝在经受消费者认可考验的同时,同样还要应对来自“友商”的挑衅。街电和来电因专利互相控诉由来已久,双方高层更是进行了多轮隔空喊话。今年3月,来电起诉街电专利侵权;时隔4个月后,街电也提起了对来电的知识产权诉讼。而在今年8月,街电与来电均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双方专利无效。

  不管这场专利争夺战最终谁胜谁负,但至少给冷淡的市场增加了些许火花。在业内人士看来,专利竞争的背后是对用户量的争取和对市场领导地位的把持,通过诉讼手段炒热共享充电项目获取更多的资本关注,在这一点上,诉讼双方有着不言而喻的默契。

  任牧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核心专利和技术是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最基础的维度,技术之上考验着共享充电宝企业对供应链能力的把控,供应链的强弱影响着硬件质量以及能否复原或制造出硬件的解决方案,支撑共享充电宝的批量生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称,“专利是共享充电宝的核心竞争优势,专利争夺的背后最终还是为了争夺用户。同时,共享充电宝作为在特定场景中的刚需品,企业为寻求长线发展,需要考虑以充电宝作为媒介衍生更多的服务维度,并构建合理的使用场景”。

  谁在编织想象空间

  在共享经济持续火热的背景下,共享充电宝行业已转入了由资本驱动向资源和渠道驱动的竞争,各企业加快市场铺设和渠道资源整合速度,为抢占市场和各自用户体验的建设抢占先机。原源进一步解释称,当前共享充电宝行业正在比拼为消费者提供靠谱的产品,为商户提供免维护、自运营的产品能力,以及快速覆盖市场的供应链能力。

  尽管共享充电宝行业成为资本的新关注点,但同样难逃难盈利的困境。在原源看来,共享充电宝投入低、成本回收快,在特定的环境中又是刚需和高频品,在资本青睐有加之时,仍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当前尚未触及天花板。目前,租赁费用、押金、广告收入、周边产品售卖是共享充电宝市场盈利的主要模式。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共享充电宝在2017年前半年一共获得15笔融资,行业内融资总额高达16亿元。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已起正式实施 市场进入强监管时代

9月15日起,我国住房租赁领域首部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该条例全面加强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监管,明确出租与承租行为规范,对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提出明确要求,着力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

2025年09月16日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全球支付产业“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 卡组织成服务实体经济关键力量

9月12日,金融科技50人论坛正式发布《银行卡组织高质量发展推动支付产业服务实体经济》报告。该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新阶段,支付产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呈现“区域化”与“基础设施化”并行发展趋势,实时支付系统和区域性互联互通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2025年09月15日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全球旅游强劲复苏 2024年总人次达142亿人次、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

9月12日,据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球旅游业实现全面复苏,正朝着高端化、个性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快速转型。2024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42亿人次,同比增长13.8%;全球旅游总收入突破6.1万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市场修复力和增长潜

2025年09月13日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阿里、美团转换战场! 我国本地生活行业竞争或将升级 生态和AI成关键变量

2025年9月10日,在阿里巴巴成立26周年之际,旗下国民应用高德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真实导航、出行行为,融合AI技术打造而成的生活服务榜单高德扫街榜。该榜单以“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为口号,分为美食、酒店、景区等类别,依托高德覆盖的全国超700万个餐厅点位和每日1.2亿次生活服务搜索数据,旨在为用户提供动态更新的

2025年09月11日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中国金融租赁行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9月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全面呈现了2024年中国金融租赁行业的发展态势与结构转型成效。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金融租赁行业总资产规模达4.58万亿元,租赁资产余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0.24%,整体保持稳健发展。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规模再创新高 高科技产品引领出海新浪潮

8月15日,在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亚马逊全球开店正式发布《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并首次揭晓“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深度解读中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创新路径与发展趋势。

2025年08月18日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2025年京东二季度收入增速创近三年新高 外卖业务爆发式增长199%

8月14日,京东集团(JD.O;9618.HK)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财报显示,京东二季度实现收入3,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远超市场预期,并创下近三年来收入增速的新高。这一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核心零售业务的持续增长以及包括京东外卖在内的新业务的迅猛发展。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中国《商品二维码》新国标正式实施 “以码为媒”数字经济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7月23日,中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新标准通过统一技术规范,实现一个二维码整合价格结算、产品溯源、数字标签等全链条信息,为消费者、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更高效、安全的数字化服务。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