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多方共同参与的亚金协成立仪式昨日在北京举行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民营银行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规划分析报告

在陈德霖看来,当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撬动那些巨大的盈余储蓄,投入到缺乏资金的经济体和项目当中。官方的轨道目前已有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但还需要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通力合作,亚金协能够起到这样一个独特的作用。

亚洲有句谚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

7月24日,由中国倡议发起,多方共同参与的区域性国际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下称“亚金协”)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祝贺,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成立仪式并致辞。

李克强在贺信中表示,希望亚金协秉承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理念,积极探索,团结协作,逐步发展成为区域金融交流与合作的促进者、标准制定的引领者、安全与稳定的维护者和全球金融治理的共建者,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金融的稳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马凯在致辞中指出,亚洲金融发展与合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各国金融机构交流合作,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保持经济金融健康平稳发展。

2017年5月11日,亚金协在北京正式成立。截至目前,来自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7家机构加入了亚金协,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金融教育及金融服务等领域。

亚金协以“联通合作、共治共享”为宗旨,致力于搭建亚洲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区域金融机构交流和金融资源整合,共同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避免再次发生大规模地区金融动荡,为区域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共商区域金融风险防范

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在成立仪式上致辞表示,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教训之一,即为危机前中后区域金融合作的缺失,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频发“货币战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达成共识,全球性金融危机必须依靠全世界人民的力量、各国政府金融界协调一致的行动共同应对。亚金协应对区域金融合作需求而生,可谓正当其时。

对于亚金协,陈元建议,各会员单位之间应“加强金融安全合作,建设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构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和稳健的国际信用体系,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共建反金融诈骗、金融风险防控机制,严判预警区域重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形势与事件”。

根据亚金协的倡议,将建立联络机制,常态化会员互联互通,增进业界情谊,营造区域金融业者“朋友圈”。同时,整合信息数据,搭建区域金融信息共享平台。

亚金协理事长田国立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亚洲地区历史上经历了几次大的金融危机,像这种大型金融危机,在亚洲有没有办法尽可能的避免或者减缓、解决。”

泰国央行行长维拉泰表示:“金融科技带来了新的风险,尤其是网络的威胁,近几年在频率、复杂程度及影响上进一步增强。对于亚金协会员来说,我们可以进一步建立合作,减少预期之外风险的影响。”

韩国银行业联合会主席河永求在当天的成立仪式上表示,无论是在欧洲、美洲还是非洲,早已有类似的组织,亚金协是迟到的“补课”。亚洲金融危机时,韩国同样遭遇严重危机,“我们可以把(应对危机)这些经验和亚金协成员分享,能够起到稳定地区金融市场、降低地区金融风险的作用。”

加强金融多领域合作

陈元表示,亚洲地区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资金需求缺口大、融资需求层次多、可持续性要求高。

据亚洲银行测算,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未来8-10年,亚洲每年基础设施资金需求将达7300亿美元;另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这一需求更是高达约8000亿美元。相较之下,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每年在亚洲基础设施的投资总额仅约300亿美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表示,亚金协的创立跟我们推动亚洲的金融互联互通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也非常期待跟亚金协及其会员进一步合作。据金立群介绍,目前亚投行已经运营18个月,成员从最早的57个增至现在的80个,预计会有更多的成员加入。

金立群表示,在亚投行战略目标和重点议题的指导之下,重点议题包括可持续的基础设施、跨国的互联互通以及私人资本的撬动,目前已经批准了17个项目,价值28亿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认为,在亚洲的金融体系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一方面很多亚洲的经济体有大量的盈余储蓄,而且也在寻求投资机会,但却找不到可投资项目;另一方面,这一地区预计每年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

在陈德霖看来,当前的任务就是,如何撬动那些巨大的盈余储蓄,投入到缺乏资金的经济体和项目当中。官方的轨道目前已有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但还需要私有部门和公共部门通力合作,亚金协能够起到这样一个独特的作用。此外,亚金协可以在全球金融市场标准的制定、监管政策的制定等方面,更加清晰地发出亚洲的声音。

维拉泰还指出,中国和泰国以及其他东盟国家的合作,在很多方面变得日益密切,但在金融的互联互通上还有待提高。比如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实现了互联互通,但跨境金融交易的成本居高不下,用本地区的货币进行跨界结算使用得非常有限,区域性的银行在各个国家当中,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

为此,维拉泰提出两大项目:一是东盟国家的各国央行共同打造东盟银行一体化框架,称为QAB,进一步提高整个东盟地区的跨界金融服务效率;二是推动在贸易结算和直接投资当中使用本区域的货币。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达45.6% 扩容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消费支出比重达45.6% 扩容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

首先,2024年上半年我国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达4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大关,消费升级进程一般会显著加快,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2万美元。

2024年08月12日
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9.0% 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

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9.0% 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超1.6倍

2024年上半年,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其中,城镇居民出游花费2.3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比为84.62%;农村居民出游花费0.42万亿元,同比增长32.6%,占比为15.38%。

2024年08月01日
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 我国碳市场建设逐步提速

截至2024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 我国碳市场建设逐步提速

2024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三周年。根据据生态环境部消息显示,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总体运行平稳,促进发电企业绿色转型。

2024年07月19日
2023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3.97万亿元 其中直接租赁业务投放同比增长63.39%

2023年我国金融租赁公司总资产规模3.97万亿元 其中直接租赁业务投放同比增长63.39%

报告显示,2023年,金融租赁公司面向中小微企业新增投放1.02万亿元,同比增长36.07%;截至2023年末,中小微企业租赁资产余额为2.03万亿元,同比增长9.33%。

2024年07月12日
2024年1-5月服务贸易逆差5828.4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

2024年1-5月服务贸易逆差5828.4亿元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继续增长

2024年7月4日,根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在今年1至5月,我国服务贸易继续快速增长,服务进出口总额30219.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6%。

2024年07月09日
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8.5% 其中保险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5.8%

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8.5% 其中保险业机构总资产同比增长15.8%

2024年6月20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76.49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429.58万亿元,同比增长8.1%;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3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2024年06月24日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9.6%

跨境电商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同比增长9.6%

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10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超12万家……过去5年,作为外贸发展的一支重要有生力量,我国跨境电商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进一步凸显。展望未来,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不仅有利于促进外贸结构优化、规模稳定,更有利于打造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货币基金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我国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30万亿元 货币基金成为规模增长“主力”

5月23日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48家,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0.78万亿元。

2024年05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